白膿和黃膿的區別
許多朋友在身體受傷之后出現的流膿是不理解的,因為有時候是白膿,有時候是黃膿,其實兩者的區別只是在時間上。傷口首先出現的會是黃膿,然后黃膿在時間中受氧而分解,這樣就會慢慢轉化成白膿了。無論對付白膿還是黃膿,都需要做好傷口處理的工作。
膿的主要成分是由死亡后的白細胞、血清、組織液、厭氧菌和水等元素分子組成的混合流體,由于血液是紅色的失去活力成分后漸漸枯萎衰竭顏色變淡形成黃色,也就是傳說中的黃膿,黃膿隨著時間的變化在空氣中授氧再次分解沉淀,顏色繼續變淡徹底失去活力,等倒瓜熟蒂落也就轉變為白膿,黃膿在前白膿在后。所以說白膿好的快,黃膿只是初期特征的顯象,白膿就是代表果子成熟了,但那個時期膿包也會越來越脹痛飽滿發亮,形成疥蒂。捅破或自破后就會好,但在初期里面的真皮組織沒有生長閉合時捅破時,遇水有很大可能會加深病變程度導致發炎或留下皮膚創口印記,切記。
處理方法
敷料類
干性環境傳統敷料選擇:天然紗布(棉墊)、醫用隱形抗菌膜;
濕性環境新型敷料選擇:透明貼、泡沫敷料;因手術后一般有一段時間的住院期或者復診期,該期間參照醫生指導用藥,以下主要針對表層手術切口一周后康復護理期的傷口狀況做護理推薦。主要針對微創手術切口或拆線切口。
【醫用隱形抗菌膜】
物理抗菌,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止血止痛,無副作用。抗菌膜噴上去后約3分鐘內就自動干爽。紗布:使用醫用隱形抗菌膜一般無需再外敷棉紗等敷料,只用于阻隔異物污染。當用于皮疹的時候建議不要包扎紗布。
【透明貼】
清楚觀察傷口的變化,減少氧分壓從而增加局部供血,減壓; 當滲出液相對較少的時候使用
【泡沫敷料】
吸收部分汗液,防止皮膚浸漬,強力吸收滲出液保持傷口相對干燥,同時減壓。當滲出液相對較多的時候使用
【適應傷口狀況】
1)出院后傷口還有一定程度未完全愈合,甚至有滲液。
2)出院后表層傷口有一定的炎癥感染。
3)省去醫院買藥排隊的煩惱,出行不便,同等敷料產品更便宜(商城敷料產品比醫院便宜15%)
普通傷口處理
用有齒鑷揭去傷面敷料,再用無齒鑷夾碘酊與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3%雙氧水或鹽水清洗傷口(可以在藥店買到那種碘的消毒液的),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傷皮膚以內,以免引起疼痛。根據需要可加蓋凡士林紗布或其他促進傷口愈合的紗布或紗條,上再加蓋3——4層干紗布,最后,用膠布或繃帶包扎固定。傷口1——4天換藥1次。
傷口重感染
膿多、組織發黑、有惡臭或敷料有綠色,這幾種傷口家中處理有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化膿護理注意
傷口在治療期間千萬不要沾水。以防發生感染,一般來說,有下列情形時,需要對傷口進行清洗:
1 傷口感染
2 滲出液過多
3 有壞死組織(干痂或者腐爛組織碎片)以及異物
4 為了減少傷口的污染
當你決定對傷口進行沖洗時,對沖洗液的選擇必須是對傷口愈合過程沒有損害的。現已證實,所有表面消毒制劑如聚烯吡酮碘以及雙氧水都具有細胞毒作用,因此傷口局部使用抗菌藥物都受到了質疑。只有水、生理鹽水(濃度0.9%)以及等滲鹽水被證實對傷口沒有任何影響。同時,沖洗液的溫度還需要保持與正常體溫接近。因為低溫不利于傷口組織細胞的分裂與增殖。一般來說,如果傷口局部溫度下降2-3℃,常需要3-4小時才能恢復至正常的37℃。
手術切口傷口飲食注意
加強飲食營養,及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A,B2和B6和微量元素鋅等,日常多吃以下食物:菜類:鱸魚,豬蹄,乳鴿,西紅柿,苦瓜,海帶,木耳等。 水果類:柚子,橙子,草莓等。
切忌辛辣的食物,此外,吸煙,心情不好,信心不足都會影響傷口的愈合。
飲食注意
1、適宜傷口愈合的食物:
1)鋅 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鋅主要存在于木耳、海帶等食物中;
2)脂肪 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愈合缺損;
3)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益處;
4)葡萄糖 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愈合不可缺少的。在傷口愈合期可多吃含糖豐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5)蛋白質 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感染機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6)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愈合。它主要存在于魚油、胡蘿卜、西紅柿等食物中;
7)維生素C可以促使傷口愈合。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中,大棗、橙是維生素C的寶庫;
2、不利于傷口愈合食物:
比如獐肉、腐乳、蔥、辣椒、韭菜等,因為它們容易引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