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睡眠障礙的醫治

充足的睡眠對于保證我們的身體處于一個好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的社會壓力非常大,不少人都很容易失眠。在失眠中,睡眠障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情況,而它比單純的失眠更加復雜,引起原因多種多樣,甚至跟疾病有關。那么,睡眠障礙的醫治方法有哪些?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睡眠障礙,常常由于長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負擔過重、腦力勞動、勞逸結合長期處理不當、病后體弱等原因引起。患此病后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重新調整工作和生活。正確認識本病的本質,起病是慢慢發生的,病程較長,常有反復,但預后是良好的。要解除自己“身患重病”的疑慮,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有助于睡眠障礙的恢復。

中醫關于睡眠障礙的辨證論治頗為豐富,近年來不少醫者從臨床實際出發,探求其發生的機理,提出了些新的辨證思路。

1.從五臟論治

有學者認為失眠癥其病因病機主要表現于肝、脾及五臟,統顧五臟實體病證。提倡“五臟皆有不寐”的整體觀,從肝論治,兼顧他臟,辨證加減的證治體系,并由此分臟制定了失眠癥證治方案。

2.從精神情志論治

精神情志與不寐關系密切,由此將不寐分成煩惱型、多疑型、緊張型、抑郁型,分別選用清熱瀉火、疏肝降逆法,滋陰清熱、理氣解郁法,清心寧神、調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從晝夜節律論治

人體的睡眠是一種具有晝夜節律性的生理活動,失眠則是這種正常睡眠-覺醒節律紊亂的結果。遵循這一規律,提出“因時制宜”治療失眠。

4.從心腎相交論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歸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療方案最終都需要回到“引火歸根、心腎相交”的問題上來,并將失眠分為五型:肝氣郁結型、腎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經脈瘀阻型、痰濕阻滯型。

5.從肝脾論治

導致失眠癥產生的諸多病因病機均與肝脾失調有關,中醫治失眠的理法方藥的選擇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注重調理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