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止瀉藥
腹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導致這種病癥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不潔的飲食,患有某種胃腸道疾病等,都會導致腹瀉。腹瀉太嚴重的話,需要服用止瀉藥,頻繁的腹瀉會導致患者脫水,家長置備一些止瀉藥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家庭常用止瀉藥有哪些?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家庭常用的止瀉藥按功能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抗生素為主治療急性腸炎和急性胃腸炎的藥物,常用的有諾氟沙星、復方黃連素、鹽酸左氧氟沙星等。第二類是以調節腸道菌群為主的腸道益生菌,常用的有酪酸梭菌活菌片、復方嗜酸乳桿菌、整腸生等藥物,對各種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有效果。第三類是以止瀉為主的藥物,常用的有蒙脫石散、易蒙停等藥物。另外,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表現有腸道內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可以考慮用多酶片、胰酶腸溶膠囊等藥物。
使用止瀉藥注意事項
未明確病因前慎用止瀉藥
適度的腹瀉其實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它能把腸道內的壞死細胞和毒素排出體外,如果剛拉肚子就吃思密達、易蒙停等止瀉藥,可能使毒素無法充分排出而引起中毒癥狀。
急性腹瀉一開始不要用止瀉藥,而感染性腹瀉出現發熱者非但不止瀉,還要用瀉藥。對便次多、排水便的菌痢患者也要通便,不能止瀉。
注意補充水和電解質
長期或劇烈腹瀉時,體內水、鹽的代謝發生紊亂,常見的為脫水癥和鈉、鉀代謝的紊亂,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還應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整不平衡狀態。口服補液鹽粉劑,每袋加1000ml涼開水溶解后隨時口服,4-6h內服完。
勿濫用抗生素
止瀉藥不能單獨用于感染性腹瀉的治療,應該聯合應用有效的抗菌藥物。
但由飲食不當、吸收不良、食物過敏等因素導致的非感染性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或者產腸毒素細菌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對患者有害無益,還白白增加了許多治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