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復發有哪些癥狀
鼻咽癌在我國屬于高發性的惡性腫瘤,患病之后會有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頭痛等癥狀。鼻咽癌如果能及時發現,積極地進行治療控制的話,預后還是很不錯的。但也很容易復發,需要知道復發的癥狀。那么,鼻咽癌復發有哪些癥狀?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最常見為涕血和頭痛。病灶位于鼻咽頂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時,輕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時“痰”中帶血),重者可致鼻出血。頭痛也是鼻咽癌復發常見的癥狀。臨床上多表現為單側持續性疼痛,部位多在顳、頂部,性質為銳性刺痛。
其次為耳鳴、聽力下降。統計顯示,有65%以上的患者會出現耳鳴癥狀。耳鳴患者的耳內有的像蟬鳴、有的像風聲、還有機器轟鳴聲等,輕重不一。該癥狀是由于腫瘤在咽隱窩或咽鼓管圓枕區,腫瘤浸潤,壓迫咽鼓管咽口所致。鼻咽癌往往表現為病側耳鳴,且逐漸加重,并伴有聽力下降。患者在就診中耳鳴和聽力下降常被誤診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誤治療。
出現無痛性頸部腫塊。不少鼻咽癌復發患者,往往是自己無意中發現脖子上的“包塊”而就醫。這種“包塊”其實是腫大的淋巴結。腫塊的“典型”部位位于下頜角后方、耳朵下方,腫塊質地比較硬,不痛不癢,活動度差、多個互相融合成團的圓形或者橢圓形。
復視、溢淚和視朦。鼻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結構,它的外壁上有許多空洞,臨近耳、鼻、口、眼等器官,與人體的生命中樞——腦干更是一墻之隔。因此,鼻咽腫瘤向上發展就很容易壓迫由腦干發出的各條神經,其中最常受損的是主管眼球運動的外展神經,從而引起復視、眼球固定、溢淚和視朦。
此外,顱神經損害所致的外展障礙和面麻也是復發鼻咽癌患者的常見體征。腫瘤破壞顱底,累及三叉神經、外展神經等,表現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患側眼球不能外傳等癥狀。由于早期癥狀比較復雜,容易誤診或漏診,應引起人們的警惕。
鼻咽癌在進行規范性治療后,定期隨訪非常重要!對于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使腫瘤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質量。那么,鼻咽癌放療結束后應何時進行復查呢?根據鼻咽癌診治規范的要求,建議:出院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進行復查,如果情況無異常,在治療后的前三年內每半年復查一次,以后每一年復查一次。如果出現身體任何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