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損傷5個并發癥
如果我們遇到交通事故、或者是從高處失足跌倒,那么很容易出現顱腦損傷的情況。顱腦損傷作為一種常見的外傷,根據具體情況,病情從輕到嚴重不等。出現顱腦損傷,甚至還會出現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并發癥。所以,在治療顱腦損傷的時候,更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顱腦損傷是一種常見外傷,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損傷復合存在。其分類根據顱腦解剖部位分為頭皮損傷、顱骨損傷與腦損傷,三者可合并存在。頭皮損傷包括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顱骨骨折包括顱蓋骨線狀骨折、顱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腦損傷包括腦震蕩、彌漫性軸索損傷、腦挫裂傷、腦干損傷。按損傷發生的時間和類型又可分為原發性顱腦損傷和繼發性顱腦損傷。按顱腔內容物是否與外界交通分為閉合性顱腦損傷和開放性顱腦損傷。根據傷情程度又可分為輕、中、重、特重四型。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絕大多數輕、中型及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多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顱內壓監護、亞低溫治療、脫水治療、營養支持療法、呼吸道處理、腦血管痙攣防治、常見并發癥的治療、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處理、抗菌藥物治療、腦神經保護藥物等。
2.手術治療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原則救治病人生命,恢復神經系統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手術治療主要針對開放性顱腦損傷、閉合性顱腦損傷伴顱內血腫或因顱腦外傷所引起的合并癥或后遺癥。主要手術方式有大骨瓣減壓術、開顱血腫清除術、清創術、凹陷性骨折整復術和顱骨缺損修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