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時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以寄生在胃部的細菌,也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的致病菌,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之后就會對胃部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險,目前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一般會采取四聯療法,當然不同的患者因為身體體質不同,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治療需要的時間也會不同。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時間
一般如果患者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建議患者應該應用正規的抗幽門螺旋桿菌四聯療法。目前四聯療法的治療周期為10-14天,然后停藥4周,并再次復查。所以如果患者采用規律的治療,治療時間為10-14天,但復查時間應為停藥一個月以后。
若患者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除正規用藥以外,應該進一步完善胃鏡檢查,排除是否存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或者胃淋巴瘤等疾病的可能性。有一部分患者即便是沒有明顯的上消化道癥狀,比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反酸、燒心等,也可能存在相關疾病的可能性。
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治療藥物組合方法,如今常用的是四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生素(阿莫西林、痢特靈或四環素),一般兩周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一周內復查。
除了服用藥物治療之外,生活飲食習慣上也需要注意。生活上要注意徹底消毒或更換口腔清潔用具,以免引起治療后再復發。
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會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中有接近95%的患者都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發展而成。長期持續的慢性胃炎腺體的萎縮和消失、粘膜的損傷和糜爛等。
引起十二指腸潰瘍。
幽門螺桿菌也會生存于十二指腸始端,由于長期刺激,從而引起十二指腸潰瘍。調查研究顯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發生十二指腸潰瘍的危險性比正常普通人高達9倍。
引發胃潰瘍。
胃粘膜因炎癥出現破損,進而出現潰瘍,同時由于幽門螺桿菌的存在,胃酸的分泌過多,使潰瘍愈合緩慢,愈合后復發率高。眾多研究報道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胃潰瘍的檢出率有70%-100%。
誘發胃癌。
幽門螺桿菌連接同其他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其作為先導,共同誘導胃癌的發生。
引起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
幽門螺桿菌能夠促使胃酸的分泌,胃酸分泌過多可能會引起胃酸的反流,出現燒心、惡心、嘔吐等表現,有部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會出現腹部不適,甚至出現劇烈而持續性的疼痛感,影響食欲和消化。
引起兒童貧血問題。
幽門螺桿菌因其能夠通過共餐傳染,所以家中有小孩的患者家庭也需要注意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