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癥
化橘紅是廣州的一種特產,也就是說,具有“南方人參”美稱的化橘紅,只有在廣東化州市才是原產地。化橘紅是一種很名貴的中藥藥材,具有散寒燥濕、健脾消食的功效。采摘下來的化橘紅是青色的,需要進行加工,才具有藥效。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相關禁忌癥和使用方法。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具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有“南方人參”之稱。早在南宋時期,化州就已開始種植化橘紅,明清更是風靡全國,成為朝庭貢品,其制劑及工藝品曾紅極一時,是“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份“二氫黃酮”與“柚皮苷”(C27H32O14)含量極高,而且還含“類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為可貴的是對人體心腦血管健康、美容、解毒的功能神奇突顯,保健醫療效果獨佳。
橘紅與化橘紅的區別:
一是性狀和有效成份。
(1)橘紅:形狀呈不規則長條或不整齊薄片狀,表面黃棕或橙紅色,有光澤,密布油點,氣味芳香,味微苦而后覺麻舌。主要有效成份含橙皮甙。
(2)化橘紅:形狀多呈對折的五角、六角或七角星形,外皮黃或黃綠色,密布毛茸,有皺紋及小凹點,氣微香,味道苦。主要含柚皮甙。
二是功能。兩者味皆苦、辛,性溫。但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于緩解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癥而無熱象者;化橘紅化痰理氣,健脾消食,用于緩解胸中痰滯,咳嗽氣喘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