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抱石蓮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學上可以入藥的中藥材也是有很多種,雖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中藥材也有許多,但是大多數的中藥材都是比較少見的。例如抱石蓮就應該是不少人都沒有聽說過的一種中藥材,其實這味中藥材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肉石斛。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看關于抱石蓮的功效與作用。

抱石蓮功效與作用

抱石蓮別名:魚鱉金星、瓜子金、石瓜子、金星草、瓜米菜、肉石斛、抱樹蓮。

抱石蓮為水龍骨科植物抱石蓮的全草入藥。本草生于山谷巖壁上,樹皮或巖石上抱石而生。全年可采。

抱石蓮甘、苦、寒。有祛風化痰、清熱解毒、涼血祛瘀的功用。主治淋巴結炎、肺結核、風濕骨痛、小兒高熱、內外傷出血、跌打損傷、外用治療瘡腫毒。

單方驗方:

1.治肺熱咳嗽:抱石蓮、牛大力、魚腥草、牛白藤各10g,水煎服。

2.治肺結核潮熱:(1)抱石蓮30g,陰石蕨1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2)抱石蓮30g,水龍骨15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

3.治肺結核咳血:抱石蓮、仙鶴草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

4.治支氣管炎:抱石蓮、連錢草、枇杷葉各10g,水煎服。

5.治尿血:抱石蓮15g,車前草30g,仙鶴草10g,水煎服。

6.治肛/門出血:抱石蓮120g,水煎服。

7.治膽囊炎:抱石蓮60g,豆腐120g,水煎服。

8.治臌脹:抱石蓮、仙鶴草各15g,廣金錢草、大薊各6g.水煎服。

9.治關節風濕酸痛:抱石蓮30g,水煎沖米酒適量服,每日1劑。

10.治急性淋巴結炎:抱石蓮15g,紫花地丁30g,水煎服。另用上兩藥鮮品搗爛外敷。

本品內服常用量干品15至30g。外用適量。

植物形態:多年生常綠蔓生草本,根狀莖細長,橫走,疏被鱗片,鱗片淡棕色而薄,粗篩孔狀,基部寬而有不整齊的分枝,先端鉆形。葉2型,單葉,遠生,肉質,深綠色,葉脈不明顯;營養葉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圓形,長1~2厘米,寬2厘米許,葉下疏被鱗片。孢子葉細長,舌形或匙形,長3~6厘米,寬不及1厘米,也常有與營養葉同形的。孢子囊群中等大小,遠離,上部接合,排列于孢子葉背面,主脈兩側各1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