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炎需不需要打針
扁桃體炎是一種常見的癥狀,這種癥狀一般是不需要打針的,可以采用口服消炎藥的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采用霧化治療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將藥物涂抹在扁桃體上來治療炎癥,但是要注意口腔的衛生問題。扁桃體炎患者不能濫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因為抗生素的副作用比較大,會影響到病情的康復。
別盲目輸液,檢查結果說了算
“一些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開口就要打針,這樣做是不妥當的。”專家表示,是否需要打針治療,要通過檢查才能決定,比如檢查扁桃體有無膿性分泌物、分泌物濃稠度和顏色、扁桃體大小,再查血象、測量體溫等。如果只是普通發燒,扁桃體輕微發炎,主張先給孩子口服消炎清熱解毒的藥物,或者扁桃體局部做霧化治療,霧化治療是一種很好的療法,霧化治療的優點是可以把藥物分散成微小的分子,直接送往患處,而且是局部的治療,見效快,無副作用。
切勿濫用抗生素,近七成不良反應來自抗生素
小小一瓶青霉素曾經創造了輝煌,但是很多抗生素都是通過肝臟和腎臟代謝的,在其代謝過程中已經對肝、腎器官產生損害,而孩子體內的各種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更容易遭到抗生素的殘害或潛在的殘害。
醫生介紹:“每天都有用靜滴抗生素來治療扁桃體發炎的兒童,父母缺乏醫學常識,用盲目的愛、恐懼、焦慮之心所做的醫學決定其實是對孩子很大的傷害。濫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的靜脈用抗生素會殺死有益的腸道正常菌,除了給孩子造成短期的腹瀉、食欲不振之外,長期的隱患更是令人擔憂。醫學研究證據表明,濫用抗生素可導致兒童消化系統的功能長期失調,和日后的肥胖癥和其它胃腸道疾病、免疫功能的降低、癌變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等等都有關聯”。
反復發作,警惕溶血性鏈球菌
扁桃體是免疫器官,是擋住外界微生物、細菌和病毒的一道屏障,里面存有很多“隱窩”,“隱窩”里就藏有細菌和病原微生物。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扁桃體就成為病菌的“庇護所”,導致扁桃體炎反復發作。
有家長問是否可以切除扁桃體,專家表示,一般不建議切除。除非孩子每個月扁桃體都會發炎一次,且保守治療無效,這種情況下,再經兒科和耳鼻喉科醫生共同評估后才能確定是否需要切除。“1~6歲是扁桃體生長發育旺盛期,在這個階段,化膿性扁桃體炎比較多。扁桃體腺是淋巴器官,12歲之后會慢慢萎縮,所以一般成人很少得化膿性扁桃體炎。”
支招:小兒推拿調理,提高抵抗力
清肺經、揉板門并橫紋推向板門、掐揉合谷、掐少商、推咽喉。
若為高熱、實熱者加清大腸、清小腸、推六腑。
若為陰虛、低熱者,加補腎經、搓涌泉、揉腎俞。
家長平時應讓孩子多喝水,少喝飲料;少吃膨化食品、巧克力、餅干、糖果等。年輕媽媽不要經常帶孩子去環境密封、人流較多的地方,容易誘發孩子呼吸道感染。另外,家長應督促孩子多鍛煉,對增強體質和提高防病能力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