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眼瞼皮膚病

眼瞼皮膚病是由于敗血癥或者出血性體質引起的疾病,會導致眼瞼皮下組織疏松,也會導致眼瞼出現充血以及出血的情況,所以眼瞼皮膚病患者應該要注意眼睛的保養方法,并且避免眼睛受到外傷刺激,降低感染的程度。眼瞼皮膚病會影響到眼睛的視力,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治愈。

眼瞼出血

瞼皮膚小點狀出血可見于敗血癥或出血性體質者,為全身性出血的部分表現,無特殊臨床意義,但因眼瞼皮下組織疏松,如有大片出血則有相當意義。這種出血多數是由于外傷所致,如直接打擊眼部,或間接傷及眼眶、鼻、鼻竇以及顱底骨折等。此外有時猛烈地咳嗽、嘔吐,或因胸部受機械性壓迫、老年動脈硬化患者,因劇烈勞動,或大便時用力過猛皆可發生。大面積出血沿著皮下疏松組織向周圍蔓延和滲透,甚至可越過鼻梁到對側眼瞼。眼眶及顱底骨折與眼瞼出血的位置有一定的解剖關系,也具一定的臨床意義。一般在眶頂處骨折時,血液沿提上瞼肌前行至上眼瞼;眶底處骨折時出血滲至下眼瞼;眶尖處骨折時,則血液沿外直肌前行,擴散至眼瞼外側。顱底骨折所引起的眼瞼出血常在受傷數日后才出現,血液沿顱底向前蔓延至鼻側球結膜下和下瞼組織內。據文獻記載顱底骨折有34%出現眼瞼出血。

治療:眼瞼出血的預后良好,經一周或數周后可自行吸收,不需治療。但初起時為使不繼續出血,或減少腫脹,可先行冷敷,出血停止后再作熱敷以促進出血的吸收。為預防感染,除非出血太多,形成血腫,而又吸收不良者,可酌情考慮穿刺放血。

眼瞼水腫

眼瞼水腫極為常見,為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癥狀之一。因為眼瞼皮膚松弛,皮下組織疏松,容易發生水腫。臨床上分炎性與非炎性水腫兩類。

1、炎性水腫表現為局部皮膚呈主動性充血,溫度升高,有時指觸知覺過敏、有硬結和壓痛處,甚至有劇烈疼痛。此種水腫常與眼瞼本身或瞼以外的急性炎癥伴同發生,前者如內外瞼緣癤、瞼膿腫、龐炎、濕疹等,后者最常見于鼻竇急性炎癥,以及眼球本身或眶內組織的炎性疾患。

2、非炎性水腫與炎性水腫相反,表現為眼瞼皮膚蒼白、發涼,水腫嚴重時皮膚平滑而堅實,水腫初消時眼瞼皮膚出現細小皺紋。借此可確定疾病發展的情況。這種水腫的發生是因為局部血液或淋巴回流發生阻滯,見于海綿竇血栓、眼眶深部腫瘤以及長期高度眼瞼痙攣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非炎性水腫,見于心臟病、腎病、貧血、營養不良、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多與全身性水肺共同出現。

治療:應針對各種病因治療。

眼瞼濕疹

眼瞼濕疹為最常見的眼瞼病,多由于局部涂抹皮膚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質所致,例如香料粉、染發劑、絆創膏等。尤其是長期敷用某些眼科軟膏或溶液,尤以青霉素、阿托品和汞制劑為最常見。此外慢性淚囊炎、卡他性結膜炎,因分泌物和淚液的浸漬常使下瞼發生濕疹。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屢有濕疹發生。眼瞼濕疹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者為一種變態反應病,初起時瞼皮膚腫脹充血類似丹毒,繼則發生泡疹,泡疹破潰后留一粗糙面,覆以痂皮,如有續發感染則發生潰瘍,并可并發結膜炎和角膜浸潤。患者感極癢,羞明、流淚,血液中常有嗜伊紅白細胞增多。此時如能立即除去刺激源并加以適當治療,則炎性腫脹迅速消退,糜爛面結痂脫落,皮面微紅發亮,炎癥完全消退后皮膚恢復正常。反之有的患者則反復發作,濕疹長期不愈,皮膚粗糙變厚,呈鱗屬祥濕疹的慢性經過,但也有最初即為慢性者。

治療:首先去除病因,停用刺激物。急性期有糜爛和水泡者局部采用2%硼酸溶液濕敷,達到清潔和收斂作用。糜爛消失或靜止后,則用滑石粉或氧化鋅粉劑撒在濕疹病灶上,使患部徐徐干燥,已干燥的濕疹可敷氧化鋅糊劑或用可的松軟膏,同時口服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有繼發感染者應并用抗菌素類藥物。慢性頑固性濕疹可局部作淺層放射治療。

眼瞼癤

眼瞼癤常發生在眉部附近處,多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皮膚有輕微擦傷和體質衰弱者容易發生。病變過程是細菌引起毛囊口處發炎,然后沿毛發根部蔓延至深部而形成急性炎癥性硬結節,結節處皮膚腫脹充血,數日后癤的頂部形成污穢黃綠色膿栓,瞼腫脹疼痛加劇,耳前淋巴結腫大,有的體溫升高。數日后膿栓表面穿破,膿栓和周圍壞死組織一起脫落,癤的頂部呈一深在的潰瘍面,此后病變進入修復階段,皮膚缺損處填充肉芽組織,病灶愈合結瘢。但癤腫的經過并非全都順利,有時可并發膿毒性靜脈炎,并沿靜脈到海綿竇形成海綿竇血,同時口服磺胺或肌肉注射青霉素,可以加速癤的治愈,有波動形成則應切開排膿,膿排出后應用抗菌素油膏涂敷潰瘍面。

治療:1.早期熱敷、理療。2.局部切勿擠壓,為防炎癥擴散。3.有波動感則采用平行瞼緣切開排膿,膿多時置入引流條,局部涂抗生素眼膏全身適當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