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一口血草藥有什么功效

一點血,中草藥名稱。為秋海棠科綠色植物一點血秋海棠的地下莖。遍布于四川、貴州省等地。具備益氣養血補血補氣,散瘀止疼之作用。用以病后孱弱,虛損,氣血兩虛肝郁腎虛,月經崩漏,分泌物,嘔血,咯血,衄血,創傷流血,跌打損傷腫疼。

作用

益氣養血補血補氣,散瘀止疼。

主冶

用以病后孱弱,虛損,氣血兩虛肝郁腎虛,月經崩漏,分泌物,嘔血,咯血,衄血,創傷流血,跌打損傷腫疼。

有關搭配

1、治孱弱清稀:一點血,一朵云,共研末,煮肉服用。(《四川中藥志》1960年)

2、治氣血兩虛肝郁腎虛:一點血、鹿銜草各30g,牛膝10g,用藍布縫起來的政15g。燉烏雞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紅崩分泌物,女人干病:一口血15-30g。煮肉或雞服。(《恩施中草藥手冊》)

4、治沖任失養的月經崩漏,虛損嘔血,咯血:一點血60g,陰地蕨30g。燉烏雞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使用方法使用量

口服:煎湯,15-30g;絞汁,煮肉或浸酒。外敷:適當,生鮮搗敷。

收集生產加工

立秋后采收取地下莖,清洗,切成片,晾干或鮮用。

形狀特點

多年生長 無莖草本植物。根狀莖橫走,粗大,呈佛珠狀,長2-5cm,直徑8-12(-15)mm,表層凸凹不齊,節位長6-8mm,周邊長出大部分長細纖維之源。葉所有基生,一般1(-2),具長柄;葉子兩邊略不相同至顯著不相同,輪廊棱形至寬卵型,稀長卵型,長12-20cm,寬8-18cm,頂端長尾關鍵詞尖,尖部心型,微傾斜至甚傾斜,窄側正圓形,寬側下增加1-2cm,呈寬圓耳狀,邊沿常3-7(-9)淺裂,裂片三角形,并有大小不一三角形之齒,齒尖經常出現短芒,上邊墨綠色,下邊淺綠色,有時候雙面均帶紫紅色,雙面近沒毛,掌狀6-7條脈,窄側2-3條,寬側3-4條,脈均直通葉緣;葉莖長11-19(-25)cm,近沒毛;托葉卵狀披針形,早落。花葶高4-12cm,軟弱,沒毛;花淡粉色,5-10朵,排列成2-3回二歧聚傘形,頭狀花序梗長8-35(-50)mm,沒毛;花柄軟弱,長1-1.8(-22)cm,沒毛;苞片和小苞片均膜質,卵狀披針形,約長5mm,寬約2mm,頂端漸尖;雄花:花被片4,外輪2枚,卵型至寬卵型,長1-1.4cm,寬8-10Mm,頂端圓,尖部近環形,外邊沒毛,內輪2枚,扁圓倒卵形,約長8mm,寬約4mm,頂端圓,尖部契形,雌蕊8-10枚,花絲長2-3mm,離生,花藥倒卵長環形,約長2mm,頂部圓或微凹;雌花:花被片3,外輪2枚,寬長環形或近環形,約長10Mm,寬約9mm,頂端圓,內輪1,橢圓型,長5-6mm,寬約2mm,頂端鈍,尖部契形;子房紡錘形,沒毛,3室,有后軸胎座,每室胎座具1裂片;花柱3,尖部或1/2的一部分合生,柱子3裂,頂部向外彭大呈頭狀或環形并長刺狀乳突。角果松馳,果梗長1-1.5cm,沒毛,輪廊紡錘形,長1-1.2cm,直徑3-5mm,沒毛,無翅,具3棱;種子極大部分,小,長環形,淺褐色。開花期8月,結果期9月剛開始。

生長發育自然環境

生在潮濕石巖處。遍布于四川、貴州省等地。

中藥材辨別

地下莖粗大橫走,呈不規律長小塊,約長2.7cm,直徑2.1cm。表層深褐色或深褐色,密生根須,殘余莖的尖部有黃棕色長毛絨。材質綿軟,易斷裂,橫斷面呈鮮紅色,氣微,味苦甘。

當代運用

用以病后氣血虛、女性清稀、支氣管擴張、作用失衡性子宮異常出血、創傷流血、跌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