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骨質疏松怎么辦?如何預防?

無論性別、年齡,尤其是在更年期前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幾率最高。通常,骨質疏松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骨質疏松一般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原發骨質疏松癥常發生在三種人群中:青少年,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和老年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通常發生于女性絕經后5~10年內;特發性骨質疏松癥易發生于青少年,發生原因不明;老年期骨質疏松癥常發生于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次,繼發骨質疏松癥是由于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所致,如糖尿病、腫瘤等。
骨質疏松一般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1、疼痛

骨質疏松癥最典型的表現是疼痛、脊柱變形和骨折,但許多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通常是在骨折發生后,或經骨密度檢查后才發現有骨質疏松。

2、脊柱變形
到了骨質疏松癥的嚴重性階段,一般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癥狀,而骨質疏松癥的椎體壓縮性骨折,甚至會導致胸廓變形,腹部受壓,并影響心肺功能。
3、斷裂
骨質疏松癥患者一般在外傷較輕或日常活動后均可發生骨折,為脆性骨折,常發生在胸椎、腰椎、髖部等部位,也可發生在其它部位。在第一次受傷之后,骨折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
防止骨質疏松癥有哪些原則

預防和治療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減少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的外部誘因,如飲食不當、吸煙、飲酒、不運動等。在運動和飲食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必要的藥物,積極開展體育鍛煉。提高膳食鈣的攝入量,阻斷或延緩骨質流失,設法增加骨質含量以減少骨折。總而言之,對骨質疏松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早控制。

局部治療與整體治療并行不悖,并以整體治療為主,積極阻斷引起骨質疏松的各種因素。對于某些系統性慢性疾病也要積極防治,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在使用必要的西藥治療時,應結合自身體質,辨證施治,合理調理,減少長期服用西藥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群防群治,注重對特殊人群的檢查和治療,提高整體人群的健康水平,特別是青少年的體質,從而提高骨峰,延緩和減少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