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丹參酮的副作用及作用有哪些?

現在人們的身體經常是會生病的,各種炎症和細菌,困擾著人體的健康,甚至很多人的身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為了加快人體的生存幾率,需要各種各樣的藥物成分,幫助人體解決這方面的困惑,所以逐漸的生活當中,大家就開始研製出了各種藥物,丹參酮是一種天然提取成分,主要的功效是抗除細菌,抑制炎症,達到抗凝血的作用,但是藥三分毒的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凡是藥物也會有危害性,需要做好注意,不能亂用,在服用後容易產生副作用,要注意藥物的選擇和品種,需要諮詢醫生以及瞭解全方面的危害。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體外實驗丹參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比小檗堿強,對結核桿菌H37RV株(最低抑菌濃度可達1.5mg/ml以下)對兩種毛髮癬菌也有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大白鼠經灌胃給丹參酮有明顯的抗炎症作用。在炎症第一期模型上對組織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蛋清、角叉菜膠和右旋糖酐所致急性關節腫有抑制作用;對滲出性甲醛腹膜炎有抑制作用。在炎症第二期模型上,對明膠所致小白鼠的白細胞遊走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亞急性甲醛性關節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第三期炎症模型,棉球肉芽腫實驗無抑制作用(即慢性期無作用)。丹參酮能使大白鼠血中PGF2α和PGE水準降低,可能與丹參酮的抗炎作用機制有關。

3.抗凝血作用丹參酮有抗凝作用。作用較原兒荼醛強。

4.其他作用丹參酮能提高小鼠在低壓缺氧下的存活率或延長生存時間。丹參酮有抗雄激素作用,降低皮脂產生,有抗痤瘡丙酸桿菌作用,減輕由細菌代謝所加劇的炎症。可用於治療痤瘡。丹參酮對傷寒菌苗致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小鼠實驗表明丹參酮有較溫和的、通過卵巢起作用的雌激素活性。

5.體內過程觀察丹參酮經十二指腸給藥後藥物進入肝臟並由膽汁排出的情況,結果表明,大鼠十二指腸給藥後一般在1h左右即可測得膽汁中有微量丹參酮排出,其排出高峰在給藥後3h左右。不同結構的丹參酮在肝內排泄速度不相同。此外實驗中還發現在用氯仿提膽汁的丹參酮後,膽汁的水溶液部分有變性蛋白析出,其含量與不同給藥組之間有一定聯繫。

但服用丹參酮膠囊應注意四點:

第一、服用丹參酮膠囊應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患處。用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溫熱性藥物,因丹參酮膠囊主要成分為隱丹參酮性寒味苦,無毒,有活血、通絡、涼血、消腫等作用。常見溫熱性藥物如參、麻黃 附片、乾薑、肉桂、紫蘇、當歸、川芎、陳皮、菖蒲 白芥子、細辛、仙茅、等。

第二、服用時應注意對丹參酮膠囊過敏者應禁用。小編推薦:丹參酮膠囊與哪種外用藥一起治痘效果最好。

第三、蒲丹參酮膠囊性寒,因此孕婦及脾胃虛寒症(腹痛、喜暖、泄瀉)者慎用,且應按照劑量服用,以免服用過量造成對身體健康的損害。

第四、痤瘡服用此藥物2周、其他適應症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在服丹參酮膠囊期間, 如扁桃體有化膿及全身高熱者和有多量結節、囊腫、膿皰等應去醫院就診。小編推薦:丹參酮膠囊治療痘痘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