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拉麵的麵粉裡需要加些什麼
其實拉麵的製作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要是掌握好製作的技巧就可以輕鬆做出來非常正宗的拉麵,一般來說拉麵所用到的麵粉裡面是不需要加入什麼東西的,只要是配置好比例就可以的,這樣做出來的拉麵吃起來味道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但一定要和麵以後等到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再去進行下一步的製作的。
家裡做拉麵及和麵的方法如下:
【材料】:
精粉2500克,水1500克,堿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併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麵,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淨面光,不粘手為止。用淨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堿面用水100克化開成堿水。
3.面餳好後,取l/2麵團用雙手蘸抹堿水搓成長條。
4.兩手各抻麵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麵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
5.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和麵裡面有學問,僅就水和麵粉調和而言,就挺複雜的,如擀麵條、包餃子要用冷水和麵,包燒麥要用開水燙麵,攤春捲皮則須把麵團調稀等,方法各異。
正確的和麵法:和麵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裡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麵粉吸幹時,用手反復搓拌面,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麵團,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麵團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麵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麵過程乾淨、利索、達到“麵團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麵團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麵團,吃水180-200毫升,包餃子的麵團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麵就能達到“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