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肝腹水
有些人發現自己患了肝腹水之後就會出現身體浮腫,肚子有脹痛感,經常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肝腹水可以選擇去醫院進行排出,還可以選擇吃一些藥物來治療肝腹水,但是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可以選擇用針灸的方法治療。下面來瞭解一下艾灸治療肝腹水是怎麼回事吧?
肝硬化腹水俗稱肝腹水。正常人腹腔有少量的游離腹水,一般為50毫升左右,起著維持臟器間潤滑作用,當腹腔內出現過多游離液體時,稱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種慢性肝病。由大塊型、結節型、彌漫型的肝細胞性變,壞死、再生;再生、壞死,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致使肝質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不吸收而滲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腹水出現是一個信號:臟器機能開始嚴重衰敗。到了一定程度,利水藥物往往只能增加內臟負擔而不能起一點點利水作用。內科臨床醫生幾乎都明白這一點:腹水,一個極危險的信號。
我們可以使用中醫艾灸療法來治療肝腹水症,消除身體裡的腹水,具體方法如下:
艾灸方法:
懸灸部位
上三下四,重點乃上三!所謂上三下四乃是兩個穴位:水分、氣海。
以無名指置於肚臍眼,食指按的那個位置即水分(肚臍上三指)。
以食指置於肚臍眼,小指按的位置即氣海(肚臍下四指)。
操作方法
點著後艾條距離穴位大概5釐米(約四指寬)左右烤之無灼痛感即可,有灼痛感抬高一點點。烤一會兒吹掉艾條積灰繼續懸灸。艾灸時可以以小指和無名指為支點,保持穩定性。
患者神經不敏感,烤的時候把手指放在患者穴位邊,手指能接受就繼續。若是感覺燙,則抬高一點點。
懸灸之所以能消散腹水其實只是一點點增強了自身水運機能而已。所以想消散重度腹水,就憑你的細心、悉心、耐心慢慢灸吧。
患者皮膚不如正常人的感受力,必須小心仔細,不可燙傷,灸出水泡則不可繼續灸此穴。失去艾灸此穴(水分,利水主穴)的機會可能就失去了救治(肝癌晚期肝腹水)的時機。
少量腹水可以用湯藥治療,如果發生結胸,大結胸(胸腹部經絡全部堵塞,生命只剩最後一天),則艾灸通絡療法比湯藥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