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伸直有響聲但不痛
膝蓋伸直的過程中伴有響聲,但是卻沒有疼痛感,是關節彈響的一種,也叫做膝關節響。這種彈響按照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生理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如果是生理性的關節彈響,是不用擔心的,可以不予處理。但如果是病理性彈響,就一定要謹慎對待了,因為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病情惡化。
膝關節發出響動,在專業上被稱之為“彈響膝”,是指膝關節活動時周圍肌腱滑動、或關節撞擊發出的聲音和震動。例如膝關節屈伸活動時,關節外側膕肌滑動產生的聲音就可以被叫做彈響膝。有關彈響膝的響聲具體是如何產生的,就不得不先說說膝關節的構造。
膝關節的構造很複雜,簡單來說它是由脛骨、股骨和髕骨3個部分所組成的,有2個關節結構,分別是脛股關節和髕股關節,裡面包含了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韌帶等等部位。其中的關節腔裡存在著一種叫做“關節滑液”的液體,它能起到潤滑的作用,讓關節可以更加順暢的工作。
二、生理性彈響不必擔心
當正常人的膝關節經過長時間的靜止之後突然進行屈伸或牽拉,常常會發出清脆的響聲,但這種生理性彈響不會連續發生,必須等待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後才能重新發出響聲。生理性彈響不伴有疼痛或不適感,有時彈響發生後還會有輕鬆的感覺。對於生理性彈響,沒有任何疼痛不適的情況,可不予處理。
病理性彈響是指關節內或關節周圍各種病理因素導致的關節運動過程中出現的機械性紊亂症狀。導致膝關節病理性彈響的原因有很多,半月板損傷引起的響聲最為常見,關節滑膜、軟骨、韌帶以及關節周圍肌腱組織病變或解剖異常也有可能導致關節彈響。常見的病理性彈響有以下這些:
1)半月板損傷:位於脛股關節內側或外側間隙,聲音清脆,發生頻率高,常伴關節交鎖(卡住、疼痛)。
2)盤狀半月板:位於脛股關節外側間隙,聲音可大可小,發生頻率很高,偶爾伴關節交鎖。
3)滑膜皺襞綜合征:位於髕骨周圍,聲音清脆,常伴局部疼痛。
4)骨關節炎:可位於髕股關節和脛股關節,聲音低鈍,頻繁發生,多伴局部腫痛。
5)髕股關節病變:位於髕股關節,聲音清脆或低鈍,甚至如撚發音,發生頻率高,可伴有髕骨痛。
6)關節游離體:發生部位不固定,無規律,彈聲音小,伴關節交鎖。
7)交叉韌帶陳舊性損傷:聲音低鈍,發生頻率低,可伴關節交鎖。
8)髂脛束痙攣:膝關節伸直時發生彈響和錯動,發生頻率高,無痛。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膝關節彈響不屬於生理性,並且還伴有許多病理性的症狀出現,建議立即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避免膝關節的損傷加重。要保護膝關節,平時還需加強運動,改正不良姿勢,做到規律飲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