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結合膽紅素偏高的原因是什麼?
在醫學當中,人體任何部位任何器官都是存在一些物質的,這些物質相互作用才能夠保持人體正常運轉。比如人體當中的細胞,雖然體積特別小,但是承擔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這其中就包括血液當中的紅細胞。那麼臨床上的一種症狀非結合膽紅素偏高,它的原因是什麼呢?
肝臟疾患
一些惡性疾病也會導致血中的非結合膽紅素偏高。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
溶血性貧血
人體內紅細胞大量破壞,釋放出非結合膽紅素,當血中非結合膽紅素過多時,超過了肝臟的轉化能力,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滯留,從而起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偏高,這種情況也被稱之為溶血性黃疸,患者通常會有皮膚發黃、鞏膜發黃、尿色發黃症狀。
血型不合輸血
肝細胞性黃疸 當輸入血型不合的血液,會導致溶血,使體內紅細胞大量破壞,從而導致血液中的非結合膽紅素偏高。
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
新生兒黃疸
當新生兒出生以後,48-72小時出現黃疸(並不按照面部、頂部、軀幹、四肢的順序出現黃疸),精神不好,且2周內沒有消退,這主要是因此母子血型或者新生兒先天性膽道畸形等起的,這種情況也會導致血液中的非結合膽紅素偏高。
偏高對策
起非結合膽紅素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建議到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查明是由什麼原因起的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然後採取針對性治療。如果是乙肝患者非結合膽紅素偏高,此時建議檢查肝功能其它指標和B超檢查,預防肝硬化的發生。如果肝功能其他各項指標正常,也不要放鬆警惕,要注意定期複查。非結合膽紅素偏高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酗酒、長期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現非結合膽紅素偏高,不要盲目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