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髖關節有少量積液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膝蓋積液的情況吧,因為很多知名的運動員都是因為這個問題最後不得不選擇退役,失去了爭奪冠軍的機會。其實在生活中,不僅僅膝蓋因為各種各樣的傷痛而積液,髖關節也同樣如此。當然,髖關節積液很有可能是因為該關節的滑膜炎引起的。那麼,髖關節有少量積液怎麼辦呢?

病因

髖關節積液大多由於髖關節滑膜的炎症引起,炎症時細胞滲透性增強,關節腔產生大量積液。

臨床表現

關節疼痛、腫脹、緩慢跛行,快走跛行明顯,腹股溝處有壓痛,髖關節屈曲、內收受限,下肢略呈外展、外旋狀,平臥床上,身體擺正可見骨盆傾斜,兩腿長短不齊,可有患肢比健肢長0.5~2cm。主動、被動內收,外旋髖關節時疼痛加重。

檢查

應用超聲可檢查出髖關節腔的積液及滑膜病變。髖關節滑膜炎X線片檢查,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囊陰影膨隆,關節腔積液嚴重時,可見股骨頭向外側移位,關節間隙增寬。磁共振檢查髖關節間隙內見少量長T1,長T2積液影。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檢查進行診斷。

1.一度滑膜炎

以關節疼痛為主,關節腫脹不明顯或伴有輕度腫脹,走路咯吱彈響,上下樓或用力時關節疼痛或有不適感。

2.二度滑膜炎

關節腫脹,疼痛不明顯,下蹲或打彎有不適感、個別患者出現肌肉萎縮,過度運動後腫脹。早晨症狀比較輕,晚間加重。

3.重度滑膜炎

關節腫脹、疼痛比較明顯,並伴有積液、骨刺、游離骨。骨質增生:關節疼痛,腫脹明顯,上下樓更厲害,僵硬不靈活,活動時有咯吱彈響聲。

治療

治療過程中,關節要停止活動,甚至可能制動,目的是減少積液分泌,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關節功能喪失,肌萎縮,誘發關節的其他病變。採用藥物快速有效控制滑膜炎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