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頭上有個硬包怎麼辦?
很多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的狀況需要特別關注的,有的孩子所面對的問題表現在身體的表面。比如新生兒頭上有硬包的現象也很常見,這種情況也讓很多大人非常擔心。對於新生兒頭上的硬包的問題也要引起重視,這和很多因素有關係的,尤其需要注意對症下藥才行。
1.包塊
新生兒頭上的包塊有兩種情況:一種叫做產瘤,另一種叫做頭顱血腫。產瘤的發生過程是這樣的,當胎兒出生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頭部朝下,胎兒的頭緊緊地頂在媽媽的子宮頸口上,由於產道窄,胎兒的頭通過顱骨骨縫位置的 種叫做產瘤,另一種叫做頭顱血腫。
2.產瘤
產瘤的發生過程是這樣的,當胎兒出生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頭部朝下,胎兒的頭緊緊地頂在媽媽的子宮頸口上,由於產道窄,胎兒的頭通過顱骨骨縫位置的變化,變得長而尖,同時頭皮也被擠壓,尤其是頂在子宮頸口這個部位的頭皮,擠壓得最厲害,使血液迴圈受阻,發生頭皮水腫,再使用胎頭吸引器,由於胎頭受到負壓吸引而起包塊。這種由頭皮水腫而出現的包塊,醫學上叫做產瘤。一般在新生兒剛出生時就能被發現,這種包塊表面皮膚紅腫,用手壓時可有凹陷,以後吸收變小,23天就能夠完全消失,在頭皮上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因此,年輕的父母不必為此而著急。
3.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多見於使用產鉗或者用胎頭吸引器而出生的嬰兒 。由於產鉗或者胎頭吸引器擠壓相撞擊新生兒的頭部,使頭顱受到損傷,致使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聚積到骨膜下面而引起血腫形成包塊。這種骨膜下出血形成的包塊叫做頭顱血腫。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一般由於有頭皮水腫和頭顱變形,血腫又很小,不容易發現,出生23天內,血腫會明顯增大,容易被家長發現。血腫常發生在頭頂部和後腦勺的一側,最多見的部位是在頭頂部,右側也多見。血腫的皮膚外觀是正常的,用手摸的時候有明顯的波動感。頭顱血腫的消退比較饅,在產後幾天內血腫開始吸收,周圍骨膜下有石灰鹽沉著,這時再用手觸模,會有高低不平的感覺,小的血腫大約要1015天可以吸收,大的要23個月才能完全吸收。 頭顱血腫應該讓患兒靜臥,儘量少觸動患處,初期局部可以冷敷,但是應當防止揉擦患處,千萬不能用注射器去抽裡邊的東西,以免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