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凍成冰能喝
煮好的中藥有的人會直接放在冰箱中保存,因為如果不進行冰鎮,中藥中的元素會破壞掉,而且很難儲存中藥的湯汁,但是經過冰凍的中藥是可以喝的,並不是直接拿出來,化開後加熱就可以喝,需要經過二次熬煮,有的中藥凍過是不可以喝的。
中藥材的保存方法
中藥材如果不注意保存方法,很容易讓中藥原本的功效降低、甚至發生黴變,因此,短時間內服用不了的中藥材要注意保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材的保存方法。
一、乾燥
中藥材的含水量超過15%時,容易發生蟲害、黴變等變質。故對含水量高的藥材,要借高溫、太陽、風、石灰乾燥劑等力量.選用曬、晾、烘、微波、遠紅外線照射等方法,將含水量降到15%以下.
目前.降低中藥材含水量最常用方法是:把藥材攤在席子上,擺在太陽下曬。如果條件允許,可用架子把草席架空。對於一些含水分或澱粉較多的藥材,如貝母、百合、延胡索等,應先用開水燙煮或蒸.再在太陽下曬。有些藥材不耐久曬,如麻黃,久曬後有效成分的含量會減少,應放在通風的室內或遮蔭的棚下陰乾。此外,有些高價藥材容易生蟲、發黴,如人參、虎骨等,應密封保存,用石灰保持藥材乾燥。
值得注意的是,藥材在於燥前都要充分散開.使其乾燥均勻,避免局部含水量超標發生黴變。同時為了保持藥材的純淨度,乾燥室應清潔通風,乾燥器械要乾淨無污染。
二、合理貯藏
貯藏中藥材時要注意以下六點:
1、低溫
黴菌和害蟲在1 0℃以下不易生長,且泛油、溶化、粘連、氣味散失、腐爛等藥材的變質反應在低溫時也不易發生,所以將藥材放在陰涼乾燥處(如冰箱),有利於保存其有效成分。
2、避光
像花葉類那種在光照時容易起變化的藥材,應貯藏在暗處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3、分類
根據藥材特點分類保管,如刺蝟皮、瓜萎等肉質、甜香的藥材易生蟲,應放在熏庫;遠志、半夏等易黴變,應注意通風、日曬。另外,劇毒藥材更應貼上醒目的標籤,專人保管,防止誤用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