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突觸小體產生的神經遞質

神經遞質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突觸小點其實就是一種內含化學物質_神經遞質的問題。學術上也稱之為終扣。神經化學是最為重要的突觸傳遞方式。那麼什麼時突觸小體產生的神經遞質呢?如果出現此種情況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突觸小體(也稱為“終扣”)是指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體。這些突觸小體可以與多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相接觸而形成突觸。在突觸小體內靠近前膜處含有大量突觸小泡,內含化學物質_神經遞質(如乙醯膽鹼、去甲腎上腺激素,單胺類物質等)。

神經遞質(英文neurotransmitter)在突觸傳遞中是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隨著神經生物學的發展,陸續在神經系統中發現了大量神經活性物質。?[1]?

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突觸傳遞最重要的方式是神經化學傳遞。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後立即與相應的突觸後膜受體結合,產生突觸去極化電位或超極化電位,導致突觸後神經興奮性升高或降低。神經遞質的作用可通過兩個途徑中止:一是再回收抑制,即通過突觸前載體的作用將突觸間隙中多餘的神經遞質回收至突觸前神經元並貯存於囊泡;另一途徑是酶解,如以多巴胺(DA)為例,它經由位於線粒體的單胺氧化酶(MAO)和位於細胞質的兒茶酚胺鄰位甲基轉移酶(COMT)的作用被代謝和失活。

興奮通過突觸的傳遞過程是:當興奮沿軸突傳到突觸時,突觸小泡就向突觸前膜移動,與突觸前膜接觸融合後就將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裡,使突觸後膜興奮或抑制,這樣就使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傳到另一個神經元。傳遞過程是由電信號變為化學信號再變成電信號。

由於神經遞質只存在於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後作用在突觸後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面的。

釋放神經遞質的時候是胞吐的過程,所以要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