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怎樣製作獼猴桃果脯

獼猴桃已經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受人歡迎的水果了,不過直接將獼猴桃當做水果來吃,可能並沒有一定的新意了,可以考慮一下將獼猴桃製作成果脯,這樣不僅能更加的便於獼猴桃的保存,也能夠別有一番風味。人們自己在家裡面就可以製作獼猴桃果脯,怎樣製作獼猴桃果脯呢?

怎樣製作獼猴桃果脯?

加工工藝流程:原料收購→分選→去皮→切縫→燙漂→糖漬→糖煮→乾燥→包裝

1、原料收購與分選:當野生獼猴桃接近成熟,當它的含糖量達7.5%-8%時(即八成熟),立即集中收購;收購時進行分選,將畸形果、病蟲果、黴爛果剔除。有條件的,還可按果形大小給予分級,以便獼猴桃加工的產品大小一致。

2、去皮:在搪瓷燒桶中配製14%-16%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沸騰,然後放入一定數量的獼猴桃果實,約40-60秒時間,果皮發黑時撈起果實,放在竹筐中,來回擺動,搓去果皮,同時用自來水沖洗(洗去果皮和殘留堿液),最後,將沖洗過的果實放在0.8%的鹽酸或1.5%-2%的檸檬酸溶液中進行中和。中和過的溶液應略呈酸性。

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大部分人都知道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C一般都是通過水檸檬、柳丁、橘子、獼猴桃、草莓等。但由於植物組織中含有一種抗壞血酸酶,使蔬菜中的維C在久儲後易被破壞;另外,加熱、酸堿去皮都可使維C破壞。可以選用機械去皮的方法,較手工去皮、堿液去皮等傳統方法相比速度快、加工效率最高、營養成分損失少,無污染、浪費少。

3、切縫:將中和過的獼猴桃沿果實縱向切縫,切縫寬度2-3毫米(每個果約需切25-30刀),深度約為果實直徑的1/3,達果實髓心部。為防止氧化變色,應將切好的果實放入1%-2%食鹽溶液中保存。

4、燙漂:將切好的果實放入沸騰的清水中燙漂2-3分鐘,以殺滅氧化酶,燙漂後應迅速用自來水將果實冷卻。

5、糖漬:將燙漂過的果實瀝幹,用其重約40%的白砂糖糖漬24小時;糖漬時應將砂糖按上、中、下層以5:3:2的比例分佈。

6、糖煮:將糖漬好的獼猴桃果撈出,瀝幹糖液,在糖液中加入砂糖(或上鍋剩餘糖液),使濃度達50%時煮沸,加入糖漬過的獼猴桃果,煮沸10分鐘後第一次加糖(或上鍋剩餘糖液),數量約果實重的16%,待煮沸15分鐘後第二次加糖(或上鍋剩餘糖液),數量約果實重的15%,繼續煮沸約20分鐘,當糖液濃度達到70%-75%,掰開切縫看到果肉呈半透明狀時,糖煮結束。

7、乾燥:將糖煮好的獼猴桃果實撈出,瀝幹糖液,放在竹篩網(或不銹鋼網)上,送入烘房內乾燥。乾燥時應將前期溫度控制在50℃,待果實半幹時,再將溫度提高到55-58℃,繼續乾燥20小時左右即可。乾燥好的果脯要求外部不粘手,捏起來有彈性。

8、包裝:乾燥後的果脯應儘快包裝,防止吸潮。包裝材料可用食品袋或玻璃紙,包裝規格應根據市場需求而定。

獼猴桃可以加工成什麼食品?

1、釀酒:選擇已成熟、軟化的果實,剔除碰傷、發黴及生果,裝入竹筐中,用清水洗淨。再用打漿機打碎成果漿,按1千克果實加150克白糖的比例配料。混勻後置於缸中發酵,每隔2小時攪拌一次,使溫度下降,一般經6-8天即可壓榨取汁。每100千克鮮果,可制果汁約70千克。在果汁中加注白酒,使酒度達25度時,置於常溫下保存,出焙時加少量的檸檬酸增進風味,裝瓶入庫。

也可將洗淨的果實去皮浸泡於白酒中,製作獼猴桃酒,每千克白酒約可泡果實2千克,半月後濾渣,再經半月左右,就可加水配製,並酌情加糖和檸檬酸,調成酒度17-18度、糖度10-11度、酸度0.3度。直至獼猴桃酒色澤鮮豔,醇香濃郁,就可裝瓶入庫。

2、加工成果乾:果實採收後,剔除破損的、腐爛的、蟲傷的,用清水洗淨,切成4-6毫米厚的圓片,置於陽光下曬3-5天。若遇陰雨天,可置於通風條件較好的室內陰乾或烘乾,每100千克鮮果可得乾果片20-30千克。成品呈淺棕色,略帶酸味,可用食品塑膠袋或壇、缸盛裝後密封保存或上市銷售。

3、加工成蜜片:將曬制好的果乾片,置於木甑內蒸軟,倒入搪瓷盆中,每100千克幹料用5-10千克白糖趁熱拌和,使糖溶化;再置陽光下曝曬。當果乾片表面無流糖液時,改用竹盤盛裝,再在陽光下曬至8-9成幹時即可。

每100千克果乾片可制甜味獼猴桃片110千克左右。成品呈深棕色,質地柔軟,甜蜜可口,風味獨特。可用食品塑膠袋或壇、罐蜜封保存,也可用甘草5千克左右,加水適量煎煮,澄清過濾,冷卻後再加入果乾片中,用同樣方法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