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關節痛吃什麼藥
全身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至少有三個地方的關節發病,中老年婦女是疾病高發群體。全身性關節炎早期的時候沒有任何症狀,隨後會逐漸出現關節疼,日常生活中下蹲、上下樓梯、轉身的時候疼痛會很明顯,讓患者痛苦不堪。全身關節痛吃什麼藥比較好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下。
1、鎮痛劑:由於骨關節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易於發生副作用,且骨關節炎中滑膜炎症尤其在初期,並非是主要因素,疼痛並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選用一般鎮痛藥。經研究,鎮痛劑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兩者的止痛作用無顯著差別,而止痛劑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少。如對乙醯氨基酚(即撲熱息痛),一般服0.3—0.6克,每日2~3次。鎮痛劑可經常服用,也可只在痛時或進行某種活動時服用。
3、腎上腺皮質激素:雖然有報告對軟骨細胞有益,但沒有必要全身應用,只適用於伴發滑膜炎,出現關節腔積液時,則可在嚴密消毒下,予關節腔內或病變部位局部注射得保松、利美達松等。同一關節用藥每年不超過4次,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宜短於兩個月。
5、中藥可選用追風透骨丸、壯骨關節丸、骨刺片、骨仙片、骨寧注射液等成藥,或辨證施治。
經過上述治療後,病情一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病情一直較嚴重,或關節腔內有“骨刺”碎片落入,影響關節功能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以便摘除關節內的“骨刺”或切除阻礙運動的大“骨刺”,必要時還可作關節成形術÷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