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摔到左側腦袋
有時候只是一個瞬間,就會發生你不願意發生的事,想不後悔,只有事先防範做起來。特別是正處於學步期或者說各方面發育尚不夠良好的寶寶,極有可能摔傷,那麼如果寶寶不幸摔到,且左側腦袋摔傷了,應該怎麼辦呢?另外日常要如何預防此種情況呢?
習慣防範
從新生兒期,培養寶寶獨立睡小床的能力。小床的空間感利於嬰兒建立依靠自己的安靜睡眠;大床空間大,寶寶依偎在看護者身邊,依靠家長的安全感讓寶貝很受用,自己安全感就迷失了,寶寶會翻身後可以在大床上滿床翻滾尋找依靠,增加了墜床的風險。
居家防範
有棱角的傢俱加上防撞角和護墊可以減少寶寶墜床後的磕碰。床的周圍鋪地毯可以減緩墜床的衝擊力。寶寶可以攀爬欄杆時及時把小床的床板降下來,以增加床欄杆的高度。偶爾寶寶睡大床時,四周增加床圍防止跌落。或者乾脆暫時撤掉床,讓床墊直接落地變成榻榻米。
提前預防
好多寶寶墜床發生都是家長認為不可能時發生的,3月以下寶寶還不會翻身或寶寶在家長眼皮底下還不會翻身和爬行,其實這是家長認為的,不一定是寶寶的真實能力,您所認為的“不可能”可能在瞬間就變成可能,“不可能”也會在借助外力和特殊情況下變為可能。
第一步
家長不要馬上抱起寶寶,移開障礙物、燈光明亮有助觀察。注意觀察寶寶有無活動性出血、血腫;有無肢體運動障礙。
首先觀察孩子有沒有活動性出血。皮膚的出血立即通過使用乾淨的毛巾按壓給孩子止血。鼻部出血注意冷敷鼻樑及頸部兩側大血管處,家長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按壓寶寶兩側鼻翼部,壓向鼻中隔部5-10分鐘。若發現寶寶有局部紅腫、血腫馬上冷敷減少皮下出血。觀察有明顯的傷口,出血量大、出血不止、耳道流血,有肢體運動障礙及時到醫院就診。
第二步
如果孩子沒有出現活動性出血和運動障礙,可以抱起孩子,安慰寶寶、鼓勵孩子自己運動。觀察孩子的一般情況(飲食、睡眠、活動等)。
觀察寶貝情緒平穩後有無異常的煩躁不安、嗜睡、噴射性嘔吐、異常行為、運動不協調等,如有及時到醫院就診。若醫生接診時建議CT檢查,家長不用太過顧慮檢查輻射對孩子有影響,該檢查還是需要檢查,CT檢查是有輻射,但應該不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第三步
墜床後寶寶看似一切如常,家長還不能掉以輕心,一般需要觀察24—48小時,注意餵養和日常護理觀察。局部血腫2—3天后還未吸收,可以用溫毛巾熱敷。
總結如下
大腦受傷的信號:如果寶寶在頭部受傷後顯示出下列任一跡象,帶寶寶去醫院。
1、失去方向感,很難叫醒。
2、睡覺時呼吸不正常。
3、眼睛斜視,瞳孔大小不一。
4、持續嘔吐。
5、臉色越來越蒼白。
6、耳道裡流血或流出水樣的液體。
7、痙攣。
8、坐、爬或走路時失去平衡。
9、寶寶到餓的時候不主動找吃的,或平常很容易餓的寶寶變得一點都不想吃了。
10、其他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