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很多寶媽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發育快速,對學一些精細的動作能夠發育的比較標準,因為這代表著寶寶的智力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很多寶媽在寶寶小的時候就會教寶寶做一些動作,那麼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是什麼呢?

1個月:建議您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若自己的手,玩手。

2個月:經常刺激寶寶手心,促進初哩反射;讓寶寶賊摸一些不同質地的玩具,幫助寶寶玩手,促進寶寶感知覺發展。

3個月:拿一些顏色鮮豔、悅耳有聲的玩具給寶寶看,激起他產生抓握玩耍玩具的興趣;把玩具放到寶寶手裡,帶帶寶寶去抓握。

4個月:擺幾種能吸引寶寶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撥浪鼓,讓他練習主動抓握。玩具可以從大到小,反復練習。如果寶寶抓不准,可以幫他把玩具移到準確的方位;一人抱著寶寶,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約1米遠處逗他,看寶寶是否會伸手去拿,如果寶寶不伸手,則引導他,為以後的伸手抓握訓練打下基礎。

5個月:在寶寶面前懸掛色鮮豔的玩具,讓寶寶去抓握。開始放在寶寶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後慢慢移到遠一點的地方。可以時常更換不同質地的玩具,使寶寶在抓摸過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訓練時間不宜過長。

6個月:教寶寶撕紙,培養他的手眼協調,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有意連續向某只手傳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範將手中的東西從一隻手到另一隻手,讓寶寶反復練習,學會“倒手”;繼續訓練寶寶夠取小物體,物體從大到小,從近到遠。

7~8個月後:如果寶寶扔玩具,你可以拾起來給他繼續玩,讓他積極地探索;讓寶寶練習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積木;訓練寶寶用一隻手的玩具對擊另一隻手的玩具,發出聲音時,給予獎勵,這樣能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9個月:精細動作進一步複雜化,最大的進步是寶寶能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黃豆、花生來等,這種對捏的動作難度很高,標誌著大腦的發展水準。

10個月:寶寶拇指、食指的動作已經相當熟練,學會了自己鬆手放下東西,能主動放棄手中現有的東西,選擇其他物品玩。

11~12個月:寶寶能移把小球放入盒子中,並能拿筆塗鴉,幾頁幾頁地翻開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