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睡眠肌陣攣需要治療嗎

我們都知道剛出生小寶寶會無意識地做一些動作,即使在睡覺時也會經常動一動。如果寶寶出現高頻率大幅度的動作時爸媽們就要注意了,睡眠肌陣攣是一種癲癇病,有特殊的痙攣形式,高發于嬰幼兒時期。導致睡眠肌陣攣的原因很多,其中腦部原因為主。這種病應早發現早治療,那該如何治療呢?

臨床表現

肌陣攣(1)鞠躬樣痙攣:其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短暫的全身肌肉痙攣,頸、軀幹和腿彎曲、內收或外展,雙臂向前向外急伸呈擁抱狀;

(2)點頭樣痙攣:出現點頭樣發作;

(3)閃電樣痙攣:持續時間非常短,平時若不注意則很難發現。

肌陣攣癲癇的病人可表現為突然頭、頸、肢體或軀幹肌肉的單次抽動,有時僅為一塊肌肉或某些肌群的抽動。抽動後立即鬆弛,可以是一側,也可以是兩側。輕度的肌陣攣只影響頭或手。上肢抽動時可使手中的物體失落或擲出。較嚴重時,全身受到影響,站立時突然失去平衡而摔倒。坐位時可從坐的地方跳出。所以這種患者常在頭額、鼻尖、口唇等處傷痕累累。通常是個別發作一次或在幾秒鐘內反復發作幾次,臨睡或剛醒時發作較多,甚或出現持續狀態。肌陣攣發作常在1次抽動後,間隔幾秒鐘,繼之連續抽動幾次。在將要人睡或將要醒來時最易發生。因此,有時被誤診為癔病。

藥物治療

①激素:(ACTH)1日25μ~40μ,肌注半月後改為強的松1日2mg/kg,服用4周後,痙攣停止,可按1周2.5mg減量,直至開始量的1/2,然後以更小量維持。—種激素大劑量無效時,應改換其他製劑。

②丙戊酸類有一定的療效,顯效快,副作用少,但藥量較大。

③Vigabatrin是一種廣譜的抗癲癇新藥,是選擇性轉氨酶抑制劑,易透過血腦屏障,能使全腦GABA(抑制性神經遞質)濃度升高,毒性小,是—個非蛋白結構,不誘導肝代謝之化合物,原型排於尿中,據1991年世界癲癇會議記載,本藥治療是癲癇治療的新紀元。據對照治療報告,約50%的病例發作減少50%,部分性發作優於全身性發作,長期治療,療效不減。

Ehironc氏對70例難治性嬰兒痙攣症的嬰幼兒,包括47個嬰兒,在常規使用抗癲癇治療的基本上再加上Vigabatrin,所有病人在以前用藥(包括皮質甾醇咪嗪、苯二氮類和丙戊酸鈉)治療時,療效不佳。2個病人因不能耐受Vigabatrin(低血壓或高血壓),在療效評價前退出,餘下68個病人中29人(41%)痙攣完全控制,46人(超過50%)痙攣發生降低,其中結節性硬化的效果最佳。70個病人中52人服後無毒副作用,治療開始階段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低血壓、體重增加、興奮、失眠,這些通常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