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的做法
糌粑是藏族比較特色的傳統美食,也是藏族牧民常吃的一種主食,它屬於藏語的譯音,當有客人來到藏族同胞家中的時候,主人經常會拿出香噴噴的奶茶和炒麵給客人吃,糌粑的做法主要是兩道工序,第一道是炒青稞,第一道第二道就是魔糌粑,下面就來瞭解一下糌粑的做法。
糌粑的做法
糌粑的加工製作分兩道工序:一是炒青稞,二是磨糌粑。炒前將青稞用水洗淨,晾乾水汽。用陶罐爆青稞花:先將粗沙粒倒入罐中加溫,直到罐底將近燒紅,立即將適量青稞倒入罐中,握住雙耳將罐端起搖動。幾分鐘後,罐內冒煙並發出青稞的爆裂聲。待爆裂聲基本停止,青稞花即爆成,用鐵篩將沙子漏盡。用鐵鍋炒青稞花:將適量青稞倒入鐵鍋,逐漸加熱,並不斷用灌木枝條刷在鍋中翻動,以使青稞受熱均勻,直到爆出青稞花來。昌都及林芝地區和藏北牧區用平底鐵鍋,有時加沙子,但大量炒青稞時則不加沙子。因灶前溫度高,掌握火候的人往往汗流浹背。若做精糌粑,青稞花還要裝入皮口袋用腳踩踏,剩下青稞花心。
主要成分
糌粑是用青稞同洗淨的細紗混合經火炒熟,再將細沙篩除後磨成粉而成。糌粑主要成分有蛋白質,其含量約為13.5%,脂肪為2%,碳水化合物為75%,十七種氨基酸為14%左右;無機鹽類富含有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還富含維生素B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