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治療腱鞘炎的方法

腱鞘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經常出現在手指腕部,出現腱鞘炎的時候,常常會引起彈響指或者是扳機指,引起腱鞘炎的原因比較多,比如說過勞,或者是運動損傷等等,中醫在治療腱鞘炎方面效果是比較好的,如果比較嚴重,平時要注重調養,另外針灸按摩,藥物治療都是比較好的方法。

中醫治療腱鞘炎的方法

(一)起居調養法

首先必須設法消除或減少原發病因刺激,如調換某些工種(機械重複的手指、腕部活動,如包裝工作等)、改掉不良習慣(如撚響手指等)、避免長時間持抱小孩、物品、擰洗衣物等。如不能調換工作,也要注意工作一段時間後,讓手腕部休息,自我按摩及手部體療操鍛煉等。另外患本病後要注意避免冷水刺激,以免加重症狀,並積極配合其他調養方法。

(二)心理調養法

採用自我暗示疏通法。患者取任何體位均可,心神安定,閉目冥想,自我感覺經脈中氣血充盛鼓蕩,由指端及前臂向患部相對衝激,逐漸消除阻滯,氣血暢通,通則不痛,局部疼痛減輕乃至消失,指、腕關節活動亦靈活便利。同時感到有大量血細胞聚集在患部,炎症被逐漸抑制、消除,腫脹漸消。

(三)針灸調養法

1.毫針刺法

取穴:阿是穴(壓痛點)、陽溪、列缺、合穀。

針法:阿是為主穴,針刺時以此為中心向四周透刺2~4針。陽溪穴可直刺0.3~1寸,局部有酸脹感。列缺穴針刺時針尖向外,進針0.5~1寸,局部酸脹感。合穀直刺0.5~1寸,亦可針尖向手指或腕部斜刺(隨病變所在部位而定),可有針感(酸脹麻電感)向指尖或腕、前臂放散。

每日或隔日針刺1次,10次為1療程。

2.耳穴按壓法

取穴:耳部相應部位、神門、皮質下。

方法:常規消毒雙耳廓,在所取穴位上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日揉按兩次,每次3~5分鐘。5日一換。

3.隔薑灸

取穴:阿是穴為主穴。配穴可取列缺、陽溪、陽池、腕骨、合穀。

方法:取鮮薑切0.3毫米厚薄片,置於穴位上;撚制圓錐狀艾炷若干,置薑片上點燃,每次選2~3穴,每穴施灸5~7壯,每日1~2次,5次為1療程。

灸後可用消毒紗布敷蓋局部,防止感染。

若腱鞘嚴重狹窄,纖維變性明顯,針灸若干療程,效果不明顯者,可行手術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