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3歲的寶寶脾氣很叛逆怎麼辦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家長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孩子成長在三歲的時候,正是幼兒比較叛逆的時候,特別是如果孩子比較淘氣的話,而且還任性,不聽話,是很容易惹得家長不高興的,而且這個時候往往讓家長們是精疲力盡的,那3歲的寶寶脾氣很叛逆怎麼辦才好呢?

揭秘孩子叛逆原因

(1) 孩子成長發育的必經歷程

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各方面身體機能的逐漸成熟,寶寶的體格也飛速發展,這時候寶寶就可以做很多日常生活的瑣碎事,他們也開始極度渴望有自己的獨立活動空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斷去嘗試一些自己覺得新鮮奇怪的事物。一方面孩子心裡開始成熟了,但另一方面父母卻還沒開始意識到孩子的發育成長,還是站在什麼事情都要幫寶寶打點好的角度上,家長可能害怕孩子年紀還小,不懂得保護自己,於是看到寶寶的行為就加以諸多阻撓和限制,寶寶會產生放抗情緒就可想而知了。

(2) 寶寶開始產生“自我意識”

寶寶在早期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意願”和“別人的意願”,所以很多時候父母說什麼寶寶就會做什麼。而寶寶到了兩三歲以後,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加強,也開始瞭解到什麼事情是別人要自己做的,什麼事情是自己想做的,因此在孩子剛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寶寶表現自我的態度也異常激烈,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變得異常抗拒。當寶寶的自我意識表現得與大人的規範和要求相抵觸時,寶寶會產生挫敗感,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 寶寶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

兩三歲的寶寶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麼事情,也根本就不懂什麼叫自我情緒控制,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寶寶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通常哭鬧、吵嚷是寶寶的最佳宣洩方式。而父母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就會認為是孩子不聽話和叛逆,於是便開始阻止和反對他們,一旦孩子和父母立場對立,孩子便會表現“放抗”。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行為?

(1) 原因追溯法

孩子會叛逆是孩子成長發育的必經階段,父母必須理性對待,不能一味的阻止和壓迫,更加不能採取打罵的方式,這可是非常愚蠢的辦法,非但不能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時,應該瞭解孩子不聽話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和“藥到病除”!

(2) 適當放任法

孩子到達一定時期就會開始喜歡跟父母說“不”,這也就是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究其緣由無非就是為了要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唯父母是從。此時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父母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如果孩子的行為和想法不涉及安全問題,不涉及原則問題,父母可以放任孩子,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這樣做不但可以令孩子開心,也可以讓自己多安心,少“瞎操心”!

(3) 避免“揠苗助長”法

很多父母盼望孩子成龍成鳳的心願當然無可厚非,但凡事必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育狀況。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要合情合理,孩子可以完成的,父母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做到,孩子能力範圍內做不到的或者孩子不想做的,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4) 鼓勵寬容法

當父母發現孩子老是不聽話和反抗時,除了意識到這是孩子心理發育的正常階段外,父母更應該採取科學的應對辦法,而不能不聞不問,這樣就真的會讓孩子變成壞孩子。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交流。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瞭解寶寶的需要,問問寶寶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麼做,怎樣做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寶寶對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5) 避免“嬌慣和放縱孩子”法

寶寶喜歡跟父母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寶寶任 性、驕橫的性格。因此作為父母,對那些總是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寶寶應該:(1)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執拗行 為的發生。(2)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用另一種使他更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的要求。(3)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示父母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後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三歲寶寶有叛逆的行為也屬正常,這個時候父母無需過分擔憂和煩惱,但父母應該注意自己面對孩子叛逆時的處理辦法,父母只有讀懂寶寶的行為,才能有的放矢地培養寶寶的能力,才能保證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