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腳底會長小水泡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腳底長水泡,雖然這些水泡比較小,但是腳底有這些水泡的人都知道它們雖然小但是卻很癢,所以很多人都會因為這些小水泡感到頭疼。不過雖然癢但是這些水泡卻也不是什麼大病,只要稍微護理一下這些水泡就會消失,那麼為什麼腳底會長小水泡?
為什麼腳底會長小水泡:
1、運動磨損導致
由於足底局部組織長時間經受強烈的摩擦作用導致組織細胞破損、組織液外滲,進而形成了水泡。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由於鞋子太小、太硬、襪子太粗糙、運動量過大。
處理方法:可以先用碘酒或者酒精對局部進行消毒,然後利用消毒過的針(長時間煮沸或酒精浸泡均可)將水泡刺破引流,將水泡內的液體引流乾淨即可,但為了防止感染最好不要剪掉水泡的表皮。之後短時間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注意休息即可。
2、腳氣
水皰型腳氣是一種常見的腳氣的症狀,多發生在夏秋季節,也是由於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水皰型腳氣症狀和其他腳氣的症狀有一定的不同,往往會呈現出米粒大小的水泡,水泡的顏色往往是白色,如果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糜爛面,引起患者出現疼痛和搔癢,如果不及時治療,對患者的危害也是蠻大的。
處理方法: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黴唑癬藥水或複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幹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