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雞蛋長毛了還能不能吃

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平時是需要適當吃一點的,雞蛋的吃法有很多,不同的烹飪方法,營養功效有所不同,但是對於發黴變質或是品質存在問題的雞蛋,我們就需要謹慎對待了,要小心病從口入了。在平時去購買雞蛋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長了毛的雞蛋沒,那麼對於長了毛的雞蛋就不能盲目食用了,長了毛的雞蛋到底還可以食用嗎?

雞蛋為什麼長毛了?

1、蛋遭到雨淋或受潮。

雞蛋遭到雨淋或受潮,會把蛋殼表面的保護膜洗掉,使細菌侵入蛋內面發黴變質,致使蛋殼上有黑斑點並發黴,這種蛋不宜選購食用。外殼發黴,有可能是之前沾上了其他的破損的雞蛋液發黴,您可以打開看下,只要沒有變質沒有變味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雞蛋是有保質期的,如果購買的時間超過保質期也是不可以食用的。

2、雞蛋也有保質期。

在溫度2~5℃的情況下,雞蛋的保質期是40天,而冬季室內常溫下為15天,夏季室內常溫下為10天,雞蛋超過保質期其新鮮程度和營養成分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存放時間過久,雞蛋會因細菌侵入而發生變質,出現粘殼、散黃等現象。

3、雞蛋應豎著存放,並且大頭朝上。新鮮的雞蛋蛋白濃稠,能夠有效地固定蛋黃位置。但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蛋白中的黏液素就會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慢慢變稀,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由於蛋黃的比重比蛋白小,雞蛋橫放蛋黃就會上浮,靠近蛋殼,變成貼黃蛋或靠黃蛋。如果把雞蛋大頭朝上豎放,蛋頭內會有一個氣室,裡面的氣體就會使蛋黃無法貼近蛋殼。

需要保存的雞蛋則不要沖洗,在準備食用前再將蛋殼清洗乾淨進行烹飪。有的人嫌買回的雞蛋太髒,會先用清水把雞蛋沖洗乾淨再保存。但這樣不僅會損害雞蛋的營養價值,而且會使雞蛋液變質。

吃雞蛋的禁忌事項:

1、忌吃未熟雞蛋

雞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症狀。雞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們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雞蛋中這兩種物質沒有被分解,因此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帶菌,未熟的雞蛋不能將細菌殺死,容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經高溫後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雞蛋。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後的蛋白質才變得鬆軟,人體胃腸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雞蛋有特殊的腥味,會引起中樞神經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忌吃煮老的雞蛋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影響食欲,也不易吸收。

3、雞蛋不宜與糖同煮

雞蛋與糖同煮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雞蛋中加糖,應該等稍涼後放入攪拌,味道不減。

4、炒雞蛋不需放味精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谷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後生成谷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鈉,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鈉,破壞雞蛋的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