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腸道活力,你的早飯吃對了嗎?
【環球網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許多人糾結該如何吃早飯,有人說為了減肥早飯一定要吃好,還有人說現代人吃得太多早飯不吃也罷。到底該如何吃早飯呢?日本營養師岩田真奈美認為,為了保持腸道活力,早飯不僅要吃,吃什麼,什麼時候吃都有講究。近日,日本livedoor網站就分享了她的吃早飯小竅門,一起看看吧。
(1)早飯和前一天晚飯之間間隔10小時
在英語中,早飯叫做“Breakfast”。Break是為打破的含義,而Fast則有斷食的含義。也就是說,早餐就是“打破斷食”。顧名思義,早飯就是斷食8小時後的首次攝食。所以,晚飯到次日早飯之間最少要間隔8小時,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間隔10個小時。
因為,腸道的大範圍活動,一天中只有幾次,早飯之後會有一次最大範圍的腸道活動。所以,在正確的時間吃早飯,能促使腸道有效工作,改善腸道菌群。
(2)起床後2小時內吃早飯
我們身體內的生物鐘在早上或者吃早飯的時候會被重新設定。我們體內的生物鐘有大腦生物鐘和各個器官的生物鐘。他們之間好比是親子關係,大腦生物鐘支配者各個器官的生物鐘。每天早晨大腦生物鐘都會重新設定時間,此後兩個小時內吃飯,我們的身體就意識到新的一天到來了。
所以,若是起床後立刻吃飯沒有胃口,那麼在兩小時內吃也無妨,此時這頓飯就能幫助身體設定一天生物鐘了。
(3)吃點東西讓腸胃動起來
起床後兩小時內沒時間吃飯或是沒食欲,也不必勉強吃東西。由於胃腸活動會使身體設定生物鐘,所以可以喝點蘇打水、生薑紅茶,或者味增湯等,讓腸胃從休息的狀態蘇醒過來即可。
總之,早飯可以不必吃太多,但為了腸道正常活動必須要吃。堅持吃早飯能幫助我們維持腸胃健康。(實習編譯:楊麗娟 審稿: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