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心臟有個洞

寶寶是家長們的希望,家長在孩子身上會花更多的精力,會更加重視小孩子的身體問題。因為人們對於小孩子的心臟也是十分關心的,不定時的就會聽聽小孩子心跳的聲音。有時,家長去醫院會發現小孩子的心臟上有個洞,這可能是因為先天性遺傳。

心臟雜音是只一種每次心跳之間產生的聲音,心跳一般是“撲通撲通”的,正常情況下,“撲”與“通”之間或“通”與下一次“撲”之間是安靜的,當出現任何一種聲響,都叫做心臟雜音。

心臟雜音較為常見,大多情況是正常的,這個聲音是由於健康的心臟正常泵血產生的聲音,稱為功能性心臟雜音,不需要治療。

另少部分是為先天性心臟病,是由於心臟結構異常,如間隔缺損或大血管異位或畸形造成,這個雜音是病理的,是需要手術干預的。

發現嬰兒心臟雜音,應看心臟科醫生,首先確定雜音性質(收縮期、舒張期或雙期)和級別(共6級),其次還要觀察連帶症狀(呼吸急促、心率快或慢,血壓,青紫等)以及生長是否正常。

還要做心臟B超等檢查,確定心臟雜音為生理雜音還是病理原因,是否為先天性心臟病。專家會給予正確建議。

臨床一般將雜音分為6級,絕大多數3級以上一般具有病理意義。很多新生兒心臟有雜音,多半屬於3級以下的較柔和的生理雜音,極個別先天性心臟病心臟雜音也屬於3級以下。心臟超聲可確定心臟結構是否異常,排除先天性心臟病。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先天性並不等於遺傳。

根據研究顯示,誘發先心病的原因中有5%與遺傳相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先心病患者發生于同一家族,其病種相同或近似,可能由於基因異常或染色體畸變所致。

也就是說,部分具有遺傳性的先心病,多與染色體畸變有關,那麼這類病人往往除了心臟病以外,可能還有其他系統疾病,包括智力障礙、免疫缺陷等。

事實上,與先天性心臟病關聯性較強的環境因素所占的比例更大,主要有,

1.孕媽媽早期宮內感染,如風疹、流感、柯薩奇病毒感染;

2.孕媽媽有大劑量放射線接觸及服藥史;

3.代謝紊亂性疾病,如孕期患有糖尿病;

4.可以引起宮內缺氧的慢性疾病;

5.孕媽媽早期酗酒及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