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脊柱s型側彎怎麼辦

人體的脊柱支撐著整個身體,所以也是我們重要的骨胳,但很多人因習慣不好而導致變形,那麼脊柱s型側彎怎麼辦呢?我們的脊柱由許多塊椎骨相接而成的,一處發生問題會影響整個的脊椎,而且脊椎問題也會引起其它的併發症,所以發生側彎後可采有矯正器協助糾正。

脊柱由33塊椎骨連接而成。從上而下依次為: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融合成一塊骶骨;尾椎4塊融合成一塊尾骨。所以也可以說脊椎是由26塊椎骨組成。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儘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複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儘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