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粘連3個月怎麼打開
很多人在平時並不是很關注關節的問題,可是久而久之在做完關節方面的治療或手術後,長時間的不活動會導致關節局部粘連在一起,甚至會造成肌肉萎縮和肌力下降,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運動,所以大家需要小心警惕。
病和手術之後,最影響功能的,可能就要算是關節粘連了。如果只是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還可以減少活動加強保護,只要不是力量差得太多,總還是可以勉強有一些活動能力的。
但如果是關節粘連,也就是關節僵直,俗話說的“長死了”不能活動,就很難恢復什麼功能了。比如是肘關節粘連不能彎曲,洗臉和吃飯就摸不到臉,夠不著嘴;要是膝關節粘連不能彎曲,就蹲不下,上不了廁所,不能上下樓梯臺階;或者是膝關節不能伸直,那就連站立都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走路肯定一瘸一拐;再或者是髖關節粘連不能屈曲就更痛苦,只能躺著站著,不能坐著(正常坐姿髖關節是要屈曲90°的),總之是非常影響功能,痛苦不堪。
所以關節粘連、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僵直導致的關節功能障礙,是傷病和手術後常見,同時嚴重影響人體各種運動功能的併發症之一。
關節為什麼會粘連,會失去活動的功能呢?
在正常狀態下,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就維持了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的運動功能。但是在手術和傷病之後,不可能馬上活蹦亂跳,想怎麼動就怎麼動,必須要有一定的制動保護,組織才能癒合生長。這就需要打石膏,戴夾板,使用支具,用拐,戴三角巾懸吊保護,臥床休息等等。於是肢體關節的活動就減少了,甚至是停止了(石膏固定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制動,或者是部分制動。(相似的話也寫在《為什麼肌肉會萎縮》裡面,說明制動同樣會造成肌肉萎縮)
關節制動之後,關節囊、關節周圍的韌帶、相關的肌肉、肌腱沒有了正常的牽伸。就使得關節周圍纖維組織基質中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使組織的彈性下降;同時降低了纖維之間的潤滑作用;纖維之間的距離縮小,產生化學橫鍵,造成纖維之間的粘連。這種橫鍵增多增密又更加妨礙了纖維之間的滑動和在應力之下正常的拉長變形,於是就產生了粘連和攣縮(簡單地說,攣縮就是變短了,缺乏彈性了)。
同時,組織要癒合修復就要產生瘢痕(就是俗話說的疤痕)。因為人體裡除了骨骼以外,其它所有組織都是靠瘢痕生長的方式癒合的,沒有瘢痕形成,組織就根本長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