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寶寶幾個月可以趴著

寶寶一個月之後,就可以讓寶寶練習趴著了,經常趴著的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更好,而且抬頭的時間也會比較早,可以幫助寶寶頸部的發育,鍛煉寶寶頸部的力量,寶寶趴著的時候可以自己用力氣四處看,這樣等到寶寶三個月之後自己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腦袋了。

一、為什麼要多趴?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美國的很多嬰兒玩具廣告都是趴著玩的,趴著玩也被稱作是Tummy Time(肚肚時間),這個時間練習趴對孩子以後的發育很有利。

◆ 趴著可以鍛煉頸、背、腰肌肉發育,且鍛煉全身肌肉協調,從抬頭到抬胸都有幫助。兒科醫生一般建議,寶寶清醒的時候多趴著。

寶媽應該能發現,當寶寶還才1個月的時候,拉著他做起來,腦袋會向後仰(一定要托著),在寶寶4個月時,寶寶就能很好地抬頭了,並且不會向任何方向倒。

這個階段最大的進步是,寶寶的頸部力量逐漸增強了。

◆ 趴著能讓寶寶尋找不同的視野。寶寶不到2個月,趴著時就會掙扎著想要抬頭四處看,4個月左右就已經能很好地用手肘支撐頭和胸部。這個時候當你抱著或背著他時,可以不再小心翼翼托著腦袋,他能自由地控制自己觀察周圍的世界。

◆ 多趴對寶寶的後腦勺頭型的發育也有好處。整天躺著的寶寶,後腦勺可能會變得扁扁平平的,而常常趴著能防止頭形後部過扁和偏頭。

二、怎麼“鍛煉”寶寶多趴?

如果寶寶在2~3個月時還不會抬頭,那麼考慮一下是不是平時趴的時間不夠。

• 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然後在前方用他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抬頭。

• 還可以讓寶寶趴著照鏡子,這是寶寶最愛的遊戲之一,能提高他對趴的興趣。

• 因為寶寶非常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寶寶趴著做遊戲,一起趴。

• 新生寶寶的話,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胸口,這樣既鍛煉了趴,也提高寶寶的安全感。還可以讓寶寶趴在爸爸媽媽的大腿上。

三、趴也有時間講究!

大部分家長更看重寶寶的其他大動作發育,反而誤解了趴的好處,擔心趴會讓寶寶窒息。

其實,只要掌握好時間和規律,就能讓寶寶更自在地趴。

0~1個月,寶寶可以在家長的看護下練習趴;1~3個月,可以在看護下趴著玩;滿3個月後,可以給寶寶創造更多的機會趴著玩或趴著睡。

新生寶寶最開始只能趴1分鐘左右,長大一些後可以趴得時間長一些和次數多一些。

【注意】:

新生兒就能趴著,但剛吃完奶時不能趴著,而且也不建議3個月內的嬰兒趴著睡覺。

一定不要讓寶寶自己趴著!寶寶趴著的時候身邊一定要有大人看護,別存在僥倖心理而去忙別的。

趴著的機會多了,嬰兒就會多嘗試抬頭,這對肌肉的訓練是很有好處的,對今後的翻身、坐、站、走都是很好的基礎。

【快樂媽咪說】

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每個月齡的寶寶都會逐漸掌握一項技能。1~3歲寶寶俯臥(趴)時頭部和胸部可以抬起,可以用手臂撐起上半身。

雖然寶寶的發育有個體差異,但每項技能不應該提前太多練習。比如,有的寶媽直接讓還不會爬的寶寶練習站,讓還不站的寶寶練習走,這些都是不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