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打針是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利用注射器將藥物注入體內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打針具有一定的風險,例如,注射器中含有空氣就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下面就來看看打針進了空氣會怎樣呢?希望大家能夠瞭解一下吧,在打針時要謹慎對待才行。
進行輸液的時候不能進空氣的,容易印象空氣栓塞等情況出現的。不過全身血液迴圈,少量的空氣一般不影響,建議先放鬆心情,在醫院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沒有不適,那就沒有關係的。
一般來說,一次性進入身體的氣體達到50毫升以上,才可能引起致命性危險,如果真管裡有少許空氣進入身體裡去,應該不會引起多大的危險,建議可以動態複查。
如果有少量氣體進入,這個也可以自行排出,但是如果出現大量氣體的話這很容易出現空氣栓塞的情況。這個問題不大,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引起來的。
如果過多空氣注入血管,會導致休克,嚴重的會死亡。但輸液的時候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血液在血管內是有壓力的,血液會流入輸液管,空氣不會進入。如果還須繼續輸液,必須拔掉輸液器重新扎針。
空氣進入血管,能引起氣體栓塞,但要視進入氣體量的多少而定。如空氣量小,可分散到肺泡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或彌散至肺泡,隨呼吸排出體外,因而不造成損害。但進入空氣量大且比較迅速,則由於心臟的搏動,將空氣和心腔內的血液攪拌形成大量泡沫,當心收縮時不被排出或阻塞肺動脈可導致猝死。一般迅速進入血循環的空氣在100毫升左右時,即可導致心力衰竭,表現為胸部感到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紫紺,這時應立即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