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黃疸護理診斷

當新生兒小寶寶出生之後的幾天,大部分的小寶寶都會有患上黃疸的,當小寶寶患上黃疸屬於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寶媽不必過於緊張,但是也要對小寶寶的黃疸引起重視,當感覺到小寶寶的黃疸比較嚴重的時候要及時的帶小寶寶到醫院做檢查,當然在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也要對護理方法有一些瞭解的。

治療原則

1、產前治療 可採用孕婦血漿置換術、宮內輸血和考慮提前分娩。

2、產後治療 包括換血療法、藍光療法)、糾正貧血及對症治療 (可輸血漿、白蛋白,糾正酸中毒、缺氧,加強保暖,避免快速輸入高滲性藥物)。

黃疸的護理

1、活動無耐力(activity intolerance) 與紅細胞大量破壞引起貧血有關。

2、潛在併發症,膽紅素腦病 與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有關。

3、知識缺乏與缺乏對黃疸的認識有關。

黃疸的臨床表現

症狀的輕重和母親產生的IgG型抗體量、抗體與胎兒紅細胞結合程度及胎兒代償能力有關。ABO溶血症臨床差異很大,Rh溶血症常比ABO溶血者嚴重。

1、胎兒水腫,患兒出生時全身水腫,皮膚蒼白,常有胸、腹腔積液,肝脾腫大及貧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時搶救大多死亡,嚴重者為死胎。

2、黃疸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時內出現黃疸,ABO溶血病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發展迅速。

3、貧血Rh溶血者,一般貧血出現早且重;ABO溶血者貧血少,一般到新生兒後期才出現。重症貧血易發生貧血性心力衰竭。

4、膽紅素腦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游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引起腦組織的病理性損害,又稱核黃疸。一般發生在生後2~7天,早產兒尤易發生,當血清膽紅素>342umol/L(20mg/dl)易引起核黃疸,需積極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