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遺傳高血壓好治嗎?

高血壓這種疾病屬於中老年人很容易患上的疾病,它常常與高血壓、高血脂一樣,危害非常大。甚至因為嚴重的高血壓突然包法,進而有腦出血的風險。臨床上,高血壓也是屬於一種具有遺傳性的病症,所以父母有高血壓的,要孩子也要謹慎。那麼,遺傳高血壓到底好不好治療呢?

防治原則

1.堅持監測血壓,正常狀態下至少每年1次。

2.限鹽補鉀。逐步把每日攝入食鹽的量控制到5克,同時多吃富含鉀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蓮子、芫荽、莧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煙限酒。

遺傳因素

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的遺傳因素,即家族關係已被多年醫療實踐所證實。高血壓患者的家族傾向在生命早期已經建立,父母均患高血壓,其子女發病率達46%;父母一方患高血壓,子女發病率達28%;父母血壓正常,子女發病率僅達3%。動物實驗研究已成功地建立了遺傳性高血壓大鼠模型,繁殖幾代後幾乎100%發生高血壓。隨著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完成,遺傳基因的研究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一個以定位、識別和克隆原發性高血壓的易感基因為研究重點的高血壓基因研究正在迅速發展。這一研究旨在從根本上闡明原發性高血壓的遺傳本質,如獲成功將對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分型、預後判斷、個體化治療和易患者的早期檢出及預防等產生革命性影響。

已有十多種單基因繼發性高血壓的致病基因被成功地克隆或定位。其中致病基因突變已被檢出的疾病有Liddle氏綜合症和Gordon氏綜合症等。這些疾病的致病基因主要涉及與腎上腺皮質激素代謝、離子轉運、兒茶酚胺代謝等有關的基因。單基因繼發性高血壓致病基因的研究促進了致病基因突變與高血壓發生機制間的功能性研究,為原發性高血壓相關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和良好開端。在原發性高血壓易感基因方面,高血壓易感基因數目已增至數十種。依據現有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知識,參與血壓調節機制的易感基因涉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內皮素、利鈉肽、以及脂質代謝、載脂蛋白、離子通道或轉運體等,如血管緊張素(AGT)基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基因、血管緊張素Ⅱ—Ⅰ型受體(ATⅠ)基因、內皮素2(ET—2)基因、內皮型—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心納素家族基因(ANP和NPR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