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後右胸口疼痛是什麼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打針是治療身體疾病的一種方式,而在打針後由於藥物不同可能就會有對身體產生一些反應,而在打針後出現右胸口疼痛可能是由於藥物反應,或者是藥物出現過敏所一起的一種症狀,要多注意觀察,注意身體的反應變化,如果發現加重可以及早檢查。
打針後右胸口疼痛是什麼原因?
在打針後出現身體不適,右胸口疼痛可能是身體對藥物過敏以及藥物反應所引起的一種情況
打針步驟
操作步驟
1、 戴口罩洗手
2、 物品準備:治療盤內備70%-75%酒精、2%-2.5%碘酒
、無菌棉簽、彎盤、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藥物、啟瓶器、砂輪、注射卡、汙物缸、快速手消毒劑,利器收集器,按需要準備無菌物品(如無菌手套,無菌持物鉗,鑷等)。
3、 把用物放于治療車或治療盤上,並攜至病人床旁
4、 核對姓名、床號(與病人及床頭卡核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藥物是否過期,檢查藥物有無渾濁、沉澱,瓶口有無鬆動、裂痕
5、 向病人解釋目的,取得合作,洗手。
6、 如藥液為安瓶:酒精消毒安瓶,砂輪,用砂輪劃痕,再用酒精消毒安瓶劃痕部,用手掰開安瓶,棉簽缸的開、關及鑷子的使用正確
7、 如藥液為密封瓶:消毒啟瓶器,鋁蓋,啟鋁蓋,消毒瓶塞
8、 消毒方法正確。
9、 取注射器,檢查注射器有效期,包裝是否漏氣,針頭有無倒鉤;
10、 抽吸所用藥液,劑量準確,抽藥方法正確;
11、 放彎盤中備用,注意勿污染針頭、活塞;
12、 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
13、 選擇注射部位
14、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連線法;
15、 皮膚消毒:面積4×6釐米,消毒方法正確,脫碘乾淨(2次),待幹
16、 處置中三查七對
17、 排氣
18、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注射部位,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針頭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迅速刺入肌層,進針深度為針體的2/3
19、 固定針頭,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右手推動活塞緩慢注藥
20、 注藥完畢,固定針栓,幹棉簽按壓針眼處,快速拔針,棉簽按壓片刻 、 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協助病人整理衣褲,床單位
22、 操作後三查七對
23、 整理物品.,將注射器棄至利器收集器,再次洗手。
定位方法
一,體位,常用體位有,坐位,俯臥位,俯臥位,仰臥位(做臀中小肌注射時)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脊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四分之一為注射部位。
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2、臀中肌注射法定位:
點線法: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緣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
3、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病兒以自己手指寬度為標準)。
4、股外側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大約7.5cm寬,位於膝上10cm、髖關節下10cm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部位為上臂外側,自肩峰下2-3橫指。
注射原則
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感染。
②認真執行查對制度,做好三查七對工作。仔細檢查藥物,如有變質、沉澱、混濁、有效期已過或安瓿有裂痕等現象,則不能應用。多種藥物同時注射時應注意藥物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