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血液總量
人體的血液的總量大約占人體中的7%到8%左右,我們知道血液對於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出現血量減少,往往會導致貧血,如果突然出現大出血的情況,會對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平時生活當中一定要保持正常的血壓,避免血壓過高或者是過低,應該通過飲食調養促進血液當中有毒物質的代謝。
全身血液總量
成年人正常總血量約占7%-8%,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血液總量約為4200-4800亳升。 當出血量少於400毫升時,不會有什麼事, 當出血量為800毫升-1000毫升時,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 當出血量超過1200毫升時,生命就會發生危險。
測定法
常用的是稀釋法。此法首先測定血漿量。操作的步驟是由動物靜脈注入一定劑量的無毒染料,通常使用一種稱為伊文思藍(也叫T-1824)的藍色染料溶液,或者注入碘131標記的血漿白蛋白,T-1824或碘131可與血漿蛋白結合,均勻分佈在全身血液中(通常需要數分鐘),然後,測定它們在血漿中的稀釋倍數,就可以推算出血漿量。注射一定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P32或Cr51標記紅細胞,經過足夠的時間,也可以通過測定其在血液中被稀釋的倍數,推算出紅細胞的總量。以上所得的血漿總量加紅細胞總量就是總血量。
變動範圍
血量變動受許多因素影響。正常情況下變動不超過5~10%。在同一種動物,健壯的、肌肉發達的比瘦弱的血量多。雄性動物一般比雌性動物的血量多,但雌性動物在妊娠期特別在妊娠末期血量顯著增多,可以超過雄性動物的血量,此時雌性動物的血漿量和紅細胞量都顯著增加,但以血漿量增加為主。
保持正常血壓
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過總血量的10%,不致嚴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超過總血量的20%,就會引起某些正常生理功能的障礙,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高級部位的功能障礙;失血超過總血量的30%,將引起申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嚴重障礙,如不迅速輸血搶救,就會致命。血量過多,將使心血管系統的負擔過重;血細胞過多,可導致血液的黏滯性過高,不僅可加大血流的阻力,還不利血液正常迴圈。因此,輸血量的過多、過快均屬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