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不癒合
大家在骨頭受傷的時候都會用石膏將骨頭固定起來,然後儘量減少活動,促進骨頭的癒合。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也就是骨折之後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恢復期。骨折之後,大家應該臥床休息,多喝骨頭湯等對於補充營養有幫助的食物。但有些人發現自己的骨頭始終難以癒合。那麼,骨頭不癒合是怎麼回事呢?
一、什麼是骨不癒合
骨折不癒合是指骨不連,骨折所需癒合時間再三延長後,骨折仍沒有癒合,斷端仍有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斷端互相分離,骨痂稀少,兩斷端萎縮光滑,骨髓腔封閉,骨端硬化者,稱骨折不癒合。
二、形成原因
包括:(1)不合理的內固定;(2)過度牽引;(3)過早負重;(4)骨折對位差;(5)多次切開復位骨膜剝離嚴重;(6)感染。相比之下,帶鎖髓針內固定近年來已成為治療長骨骨不連的較好方法。它適用於長骨幹骨的骨折,尤其多段骨折,並可抗旋轉,手術中對骨折部及周圍軟組織的損傷小,不必過分強調解剖復位,可以保持肢體長度,可早期主動或被動鍛煉關節。植骨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可選用自體髂骨或粉碎骨栓,並可用人工骨(骨庫)。適當植骨可較好啟動成骨作用,刺激骨折癒合。
三、症狀及表現
1. 骨折端有異常活動:骨折在6個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動檢查時,若有異常活動,即可診斷為骨不連。
2. 疼痛:骨端在移動時或試做負重時,產生疼痛。
3. 畸形與肌萎縮:未連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縮短與旋轉畸形。由於長期不能使用肢體,關節攣縮畸形與肌萎縮都可出現。
4. 負重功能喪失:骨幹骨折後的骨不連負重功能喪失,但某些股骨頸骨折有跛行。
5. 骨傳導音降低:骨不連或延遲連接,骨傳導音較健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