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焦慮症狀有哪些呢
心焦慮症狀這種疾病在醫學上有被成為焦慮症,這是神經疾病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而且還分為慢性焦慮症和急性焦慮症,這種疾病一旦出現患者自身會感到自身非常的焦躁不安,而這種是最為常見的症狀,要想判斷自身是否是真的出現了這種疾病就要瞭解症狀表現。那麼,心焦慮症狀有哪些呢?
第一,心焦慮症狀有哪些呢?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物件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情緒症狀 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物件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第二,瀕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發作時(有的有特定觸發情境,如封閉空間等),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同時出現 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等。
心焦慮症狀有哪些呢?驚恐發作(急性焦慮)除了具備神經症的特徵以外,還必須以驚恐發作為主要臨床相。排除其他精神障礙,如恐懼症、抑鬱症或軀體形式障礙等繼發的驚恐發作;排除軀體疾病如癲癇、心臟病發作、嗜鉻細胞瘤、甲亢或自發性低血糖等繼發的驚恐發作。輕型症狀特點符合以下4點,重型症狀加上第5點:(1)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景,發作不可預測;(2)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無明顯症狀;(3)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並常有瀕死恐懼、失控感等痛苦體驗;(4)發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楚,事後能回憶。(5)患者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病程標準在1個月之內至少有3次上述發作,或在首次發作後繼發害怕再發作的焦慮持續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