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胃有息肉的症狀是什麼

很多人的腸胃都不是很好,經常會出現一些胃病,這些病雖然不是那麼嚴重,可是就會引起許多的麻煩,比如患者在早期經常會因為胃息肉,感覺到噁心嘔吐,甚至會伴有糜爛和潰瘍,嚴重的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還經常會表現在大便上,患者需要對症檢查,並且進行相應的治療。

症狀體征

本病早期或無併發症時多無症狀。出現症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少數可出現噁心、嘔吐。合併糜爛或潰瘍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現為糞潛血試驗陽性或黑便,嘔血少見。位於幽門部的帶蒂息肉,可脫入幽門管或十二指腸,而出現幽門梗阻的表現。息肉生長于賁門附近時可有吞咽困難。

用藥治療

1.內鏡治療

經內鏡切除是胃息肉治療的首選方法,主要有高頻電凝切除法、鐳射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紮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內鏡治療息肉方法簡便,損傷小,費用低,多數為1次性治療,少數需分次切除。通過內鏡定期隨訪,還可發現息肉復發,並給予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

高頻電凝切除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的熱效應使組織凝固、壞死而達到切除息肉的目的。一般電流頻率在300kHz以上,輸出功率為30~80W。術前應儘量抽吸胃內液體,小於0.5cm的無蒂息肉應首選前端球形的電凝器或電熱活檢鉗電凝灼除。

使用電熱活檢鉗時,應先將其頭部咬持輕輕提拉後灼除,對於有蒂及大於0.5cm的無蒂息肉應儘量選擇圈套器切除,但也可用球形電凝器或電熱活檢鉗分次灼除。對有蒂息肉應將圈套器套於蒂上並儘量保留殘蒂1cm左右後通電,以避免組織灼傷過深而致穿孔。

對於無蒂息肉灼除時應先以高滲鹽水或1∶10000腎上腺素溶液注入息肉基底部1~2點,每點1.0ml,以免圈套切除時損傷肌層及漿膜層,然後用雙活檢管道內鏡先以抓持鉗提拉息肉頭部,使其基底形成假蒂後再行圈套切除。對過大息肉可分期處理,即先將息肉頭部以圈套器進行部分斜行切除,間隔2周後斜行切除對側部分,如未能完全切除可再重複,直到全部摘除;亦可採用吸引與電凝結合進行治療,即在內鏡前安置吸引套,將電凝用圈套器經活檢孔置於吸引套內槽中,將內鏡送至胃腔內,以吸引套頭端與息肉緊密接觸後,負壓吸引息肉至全部吸入吸引套內,收緊圈套器,退出息肉進行電凝。

對於較大有蒂或亞蒂息肉也可採用金屬夾結紮後圈套電凝治療,方法為經內鏡活檢孔置入可旋式夾閉裝置器,於息肉蒂莖部進行多枚交叉金屬鉗夾,阻斷病灶血供,待息肉頭端呈紫色時,進行圈套電凝切除。

採用圈套電凝術時需注意通電前要緩慢收緊圈套襻,並輕輕提拉以避免機械切割所致出血及組織過深灼傷,圈套襻收緊後要先電凝後電切,反復交替,每次通電時間數秒鐘,也可用混合電流間歇通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