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趾肚疼怎麼回事
腳趾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控制著我們的行動能力,很多人因為勞累或者穿的鞋子不合腳,一不小心就會把腳扭傷,特別是大腳趾的受傷幾率是最高的,而且磨損也是最嚴重的,所以經常會出現疼痛感,其中也不排除可能和腳關節的病變,炎症有一定的關係,需要經過正常的檢查在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
考慮為左腳趾關節炎的病變發生,多因工作勞累,負重,扭傷崴傷,休息欠佳等因素,造成了腳趾處關節膜增生,關節間隙變窄,無菌性炎症發生,引發了腫痛的發生。
意見建議:建議靜養休息,避免勞累,要進行下拍片及抗O,風濕因數等檢查,明確診斷後,給以雙氯芬酸鈉,舒筋活血片,鈣爾奇等藥物治療,如果效果欠佳可以進行封閉治療。
治療方法
風濕性關節炎西醫治療方法
患者在發病初期有發熱和明顯的關節腫痛,應強調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液體和多種維生素,保持精神愉快,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
藥物治療:阿司匹林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迅速而神奇的療效,劑量每次0.9一1.2克,每日3次,飯後服。為了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可將藥片咬碎後咽下。療程4―6周。服藥過程中要定期查凝血酶元時間及轉氨酶,有出血傾向可加用維生素K。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選用扶他林,25―50毫克,每日3次,或萘普生,0.375 克,每日2次,或其它非激素類抗炎藥。
為了清除鏈球菌感染的影響,發病初期主張並用青黴素80萬單位,肌注,每日2―3次,療程10―14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醯螺旋黴素。
檢查方法
常見檢查項目
類風濕因數、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風濕病化驗檢查項目、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體、紅細胞沉降率(ESR)
檢查方法
抗鏈O即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杭鏈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復後,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除抗鏈O增高外,實驗室檢查還可發現如下異常: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高達80一90%,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
2、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通常是各種炎症的指標,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9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過後(約1-2月)漸漸恢復正常。
3、關節液檢查,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達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數為中性粒細胞,細菌培養陰性。
4、類風濕因數和抗核抗體均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