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3天了
寶寶本來身體狀況就不是那麼好的,在這個時候就家長們就應該要格外的照顧好他們,尤其是在換季的時候就更加應該要重視起來的,不然的話就可能會導致寶寶拉肚子的狀況發生,有的寶寶拉肚子三天左右的時間都沒有辦法好轉的,這個時候就只能是採用飲食來慢慢的去調理他們的胃腸道的。
緣由1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2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緣由3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1.脾虛瀉:脾胃虛弱導致吃完就瀉,大便裡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塊等,但不臭,寶寶面色發黃,不夠精神。
2.傷食瀉:因為寶寶吃得過多導致腹脹、腹痛,瀉下大便酸臭,由於飲食過多損傷脾胃,導致寶寶不想吃飯。
3.風寒瀉:因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氣轉涼沒有及時加衣等外因導致寶寶腹部受涼,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綠色,有的寶寶會有發熱的症狀。
4.脾腎陽虛瀉: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更瀉”,早上四五時大便,久瀉不止,面色發白,怕冷,手腳涼,精神不振。
5.濕熱瀉: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數會有黏液,肛門周圍紅腫,食欲不振,唇幹,有時會有發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