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兩個月寶寶餓了的表現

由於寶寶沒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不管是寶寶餓了還是飽了,都不能夠準確反映出,這時候家長們也不能夠及時的知道寶寶餓了的資訊。而如果寶寶經常處於饑餓狀態的話,就會影響到身體整體的營養攝入。所以對於家長朋友們來說,瞭解到兩個月寶寶餓了的話,身體上有怎樣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小,並不會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媽媽,我餓了,快餵奶!”或“媽媽,我睡不著,陪我會兒!”他只會用哭鬧來表現,而媽媽們如何正確的區分並加以安撫,就需要技能了。

寶寶“鬧覺”時的表現:

· 最初表現出古怪不規則的躁動。

· 繼續發展成3+1+2+1模式:三聲短促高昂的啼哭,一聲長且刺耳的啼哭,然後喘兩口氣,緊接著一聲更長更響的哭聲。

· 伴隨眨眼睛,打哈欠,出現弓背,蹬腿,胳膊亂晃。有的寶寶還會抓自己的耳朵,臉頰,撓臉。

· 將寶寶抱起,他會拼命想鑽進媽媽的懷裡。

寶寶“饑餓”時的表現:

最初表現時喉部末端發出輕微的,類似咳嗽的聲音。隨後才開始出現哭聲。

哭聲開始是短促的,接著就變成很有節奏的哭聲。

寶寶會伴隨出現輕舔嘴唇的表現。也會將頭扭向一邊,把小拳頭伸進嘴邊。

其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有以上表現,只不過是想為您整理出一些基本的表現特徵,説明新媽媽在經驗為零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不至於當寶寶用力哭鬧時束手無措;並且避免給寶寶餵養過量,進而影響其腸胃功能。

當寶寶哭鬧時,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1. 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

2. 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因為有可能是鬧覺。

3. 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等。

4. 如果沒有異常,那就是餓了,老老實實的起來餵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