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皮疹特點
淋巴瘤皮疹並不是那麼常見的疾病,很多的患者也不知道有這個疾病,在出現以後根本不知道病情的發作究竟包含什麼樣的變化,其實這種和普通的皮疹是差不多的,病情主要是恢復的比較慢,不經過治療新的危害就會再次出現,所以要及時的根據病情去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
淋巴瘤樣丘疹病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自愈性、丘疹壞死或丘疹結節性皮膚病。基本損害是丘疹和小結節,臨床與急性痘瘡樣糠疹類似,但組織學上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特點,10%~20%的患者可先後或同時發生另一種淋巴瘤。最新的WHO-EORTC分類認為本病是一種低級別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在新的WHO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分類中,它屬於CD30+的皮膚淋巴增生性疾病譜系。
常見於20~40歲的成年人。原發皮損為紅色丘疹,直徑可達約1cm,可進展為丘疹水皰性、丘疹膿皰性或出血性,數日數周後,表面壞死。典型損害可在8周內自愈。大多數慢性經過,不經治療,新的損害不斷出現,因而不同時期的皮損可同時存在。損害治癒後遺留痘瘡樣、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性瘢痕。自覺症狀輕微,病程3個月~40年。10%~20%的淋巴瘤樣丘疹病患者,可發展為MF-CD30皮膚T細胞淋巴瘤。
一般不需治療。尚無證據證明治療能防止繼發性淋巴瘤的發展。但如患者有症狀,可適當治療。如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PUVA系統性或局部治療。局部應用卡莫司汀(卡氮芥),可抑制損害而無骨髓抑制。甲氨蝶呤(MTX),可使90%的患者症狀顯著好轉。
典型損害可在8周內自愈。大多數傾向慢性,不經治療,新的損害不斷出現,因而不同時期的皮損可同時存在。損害治癒後遺留痘瘡樣、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性瘢痕。自覺症狀輕微,病程3個月~40年。
綜上所述,雖然該病不常見,且自身治療的難度較大,因此患者需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言放棄,積極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