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喝的健脾粥有哪些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因為一個家庭只有孩子健康快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經常給孩子補充適當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有的孩子經常容易發生脾胃不好的現象,所以在進行治療的同時,應該注意飲食結構的搭配。那么兒童喝的健脾粥有哪些呢?
1、小米山藥粥
材料:鮮山藥,小米,白糖。
做法:將山藥洗凈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然后加白糖適量,空腹食用。
功效:健脾止瀉,消食導滯。同時也適用于兒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2、土豆粥
材料:土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土豆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和大米共煮成粥。
功效: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3、牛奶粥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凈,加水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時,倒入牛奶攪勻,繼續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鐘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加糖或鹽。
功效:補益氣津,養胃生肌。
4、山藥紅棗糯米粥
材料:山藥10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凈削皮切塊,將糯米、紅棗洗凈后與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開再轉文火慢煮,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胃和中,常服可健脾養胃。
5、栗子粥
材料:大米粥1小碗、栗子3個。鹽少許。
做法:將栗子剝去皮后切碎。鍋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后,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鹽,使其具有淡淡的咸味即可。栗子一定要剝凈內外皮,煮爛。
功效:栗子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秋天盛產栗子,適量地吃一些,對身體很有好處。栗子雖營養豐富,但吃過多容易腹脹,要適可而止。
6、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250克,小米120克,紅棗8枚,冰糖少許。
做法:南瓜切成小塊。小米洗凈備用。紅棗洗凈瀝干水分。冰糖也可以不放。因為南瓜有甜味。鍋里加5碗水,蓋蓋兒大火燒開。下入除冰糖外的所有材料。再次開鍋后轉小火。小心撇去浮沫,煮至粥粘稠。煮了20分鐘后倒入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關火。
功效:小米暖胃,安神,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南瓜性溫,味甘。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7、山藥蓮子粥
材料:山藥50克左右,蓮子20~30克。
做法:每天取適量的新鮮山藥和蓮子給寶寶煲粥喝,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一起吃下去。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要盡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喂養。
功效:此粥可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
8、紅豆粥
材料:大米50克,紅小豆15克,紅糖適量,糖桂花少許。
做法:將紅小豆與大米,分別淘洗干凈。紅小豆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并煮至爛熟,再加入大米一起煮。用大火燒沸后,轉用小火,煮至黏稠為止。在粥內加入適量紅糖,燒開盛入碗內,撒上少許糖桂花即可。
功效:和胃滋陰,養血補血。此粥色澤紅潤,香甜爽口,誘人食欲,極受幼兒歡迎。紅小豆,含豐富的蛋白質、賴氨酸。賴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之一,對幼兒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
9、大骨湯紅棗粥
材料:大骨,紅棗,大米,蔥、姜片,精鹽,醋,深綠色青菜。
做法:將大骨洗凈,放沸水中焯幾分鐘,去掉血水及油膩。紅棗洗凈去核、蔥切段,姜切片。鍋中放入清水,將大骨、紅棗、蔥段、姜片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撇去湯中浮沫,倒入幾滴醋,小火煲2-3個小時。湯煲好后,放少量鹽調味。青菜切成碎末備用。大米洗凈,用煲好的湯煮粥。粥好后,放入青菜,再煮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和中,適合五個月以上的寶寶日常食用。
10、小米香菇粥
材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
做法:小米,淘洗干凈;香菇,擇洗干凈,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洗凈。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分次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本膳用小米,健脾胃;雞內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兒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