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分型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病情較為嚴重的疾病。當然了一般情況下臨床上診斷急性胰腺炎時,如果為普通型,則僅需要及時治療,通常不會給患者的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如果是壞死出血型,就要引起充分注意了。那么急性胰腺炎都有哪些分類呢?
急性胰腺炎分型:
急性胰腺炎可分為普通型和壞死出血型。壞死出血型較少見,但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1.休克患者常出現休克癥狀。引起休克的原因可有多種,如由于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引起劇烈疼痛;胰腺組織及腹腔內出血;組織壞死,蛋白質分解引起的機體中毒等。休克嚴重者搶救不及時可以致死。
2.腹膜炎由于急性胰腺壞死及胰液外溢,常引起急性腹膜炎。
3.酶的改變胰腺壞死時,由于胰液外溢,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酶及脂酶可被吸收入血并從尿中排出。臨床檢查常見患者血清及尿中淀粉酶及脂酶含量升高,可助診斷。
4.血清離子改變患者血中的鈣、鉀、鈉離子水平下降。血鈣下降的原因,近年研究認為急性胰腺炎時胰腺α細胞受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后者能使甲狀腺分泌降鈣素,抑制鈣自骨質內游離,致使胰腺炎時因脂肪壞死而消耗的鈣得不到補充而發生血鈣降低。血鉀、鈉的下降可能因持續性嘔吐造成。